烦恼贼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打劫你


这个人没有正知,烦恼盗贼就紧紧尾随在丧失正念的人的后面。若是有正知的话,这些烦恼盗贼很难出现在你的相续当中。如果你没有正知,这些烦恼盗贼就会出现在你的相续中;当你丧失了正念,他们就能找到机会,紧紧地跟随着你。

“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往昔所积累的一切善根、福德都会一扫而光,统统都被偷走了,还会令我们堕入恶趣之中。犹如世间的这些盗贼,不但把人杀了,还把东西都拿走了。同样,这些烦恼盗贼会偷走你的善根、福德,断了你的解脱之命,杀害你的解脱之命,让你堕入恶趣,这都是因为你没有正知,没有正念。

如果有正知,就如同家里有人;如果有正念,就如同家里有保安。这些烦恼盗贼看你没有正知正念,又很脆弱,内心不勇敢,他们就来了,杀害你的解脱慧命,让你堕入地狱,把你往昔所积累的善根、福德统统偷走了。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烦恼贼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打劫你。如世间的盗贼,若盯准你了,一旦有机会就会打劫你,把你所有的财产都拿走。这些烦恼盗贼也是在寻找机会,一旦找到机会了,就打劫你,把你所有的善根、福德都盗走、抢走。

“复毁善趣命”:同时也毁坏了你获得善趣的命根,你再也得不到善趣的福报,人天的福报。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善法的路粮资本,所以到达不了善趣,得不到人天的福报。

可见,正知正念太重要了!若是没有正知正念的话,即使稍微有一点点智慧,最后也会失去;即使戒律再清净,最后也会被染污。你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根、福德,统统都会被这些烦恼盗贼抢走、盗走。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没有正知正念。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如果没有正知正念,就不会有善根,也不会有福德。所以大家看看,若不积累善根、福德,不用说解脱,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将来还会堕落在恶趣里面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包括我在内,我们都应该认真思维一下。

疾病缠身的一个人,什么也做不了,躺在床上,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得靠他人伺候。同样,若是内心没有正知正念,任何善法都不能做,任何善法都修不成。心里愚昧,若是内心没有正念,就没有力量,没有正知,内心是愚昧的;没有正念,内心散乱、不稳定,就没有任何力量。

大家学佛是不是想积累善根、福德啊?如果你内心是愚昧的,内心是不定的,什么善法都修不成,什么都做不成。真的,大家不要天天在这儿虚度光阴,认真一点!自己能不能行善,能不能积累福德?这里讲得很清楚,说得很肯定。这是佛所说一切法的精髓啊!《入行论》是佛法的精髓啊!

你想积累善根、福德吗?若是想修善,若是想修福德,就必须要有正知正念。就像刚才说的,一个人若是有病了,就什么也做不了,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同样,如果你没有正知正念,不要说什么修善、积累福德,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只能是堕落恶趣的下场。

若是你失去正知,即使你的相续中稍微有一点点闻慧、思慧、修慧,也都保存不了,都会流失的,就像漏着的容器里的水一样,盛不住,都会流出去的。

“闻”,听得都很明白;“思”,思维的也很明白;“修”,也稍微有一点点觉受、领悟。若是没有正念的护持,这些都保存不了,统统都会消失。若是没有正知的话,所通达的意义不会留存在记忆当中,终会忘失无余。

我们学佛修行这么多年了,一直在闻思修,但是为什么相续没有一点儿变化?为什么到现在没有一点儿成就呢?就是因为没有正知,所以都忘失了。可见,正知多重要啊!若是没有正知的话,会失毁智慧。可能暂时明白一点儿,但是会忘掉;即使明白了,也不会深刻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法师您好,我是被家人拖到群里来学《文钞》的。我知道念佛要有出离之心,可是我的确生不起真实的出离之心,对于轮回和因果的道理也生不起兴趣。我是不是要等待因缘到了..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

问: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可是,有的书上说定业不可转。请您慈悲为弟子..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此品说明无相三昧的修行法。◎复次薄伽梵毘卢遮那告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