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为何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


无二无别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陀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佛陀的外表是那么慈祥庄严,他所讲述的法教是那么深广微妙。所以大家都愿意以香花等物供养佛陀,并虔诚顶礼。然而,伟大的佛陀却告诉我们,其实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与佛无异。对此,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众生的外表形形色色,有好有坏,对我们似乎也没什么帮助,有些还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会伤害我们。那么,佛陀为什么教导我们要“视众生如佛”呢?

“关注自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尤其喜欢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常常忽略别人对我们的付出,忽略在我们成长和成功的背后许多人的默默奉献。事实上,宇宙间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独立存在,所有生命相互依存、互为因缘,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

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收获,无不需要依赖他人。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自己能够生存吗?比如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家长、老师甚至同学,能成为一个优秀生吗?再比如我们去饭店吃一顿饭,如果没有种粮、种菜的农人,没有运输的司机,没有售卖的商贩,没有厨师、服务员的付出,我们能吃到这顿饭吗?然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却往往都在自己身上:“我为获得好成绩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我为这顿饭付了多少钱”等等。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把他人的付出统统抛到脑后。

心佛一如

因此,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这其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但是很遗憾,我们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成人以后所处的社会风气,都在强调自我保护、自我奋斗,都在鼓励与他人竞争。相反,利益他人、为众生无偿付出的观念极为罕见。我们从未领会或者完全无视“众生相依”的道理。因此,很难对他人生起感恩之心。当整个社会都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时,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都将无从谈起。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如果想要获得成就,那么众生更是不可或缺的助缘。比如说,每个修行人都需要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来获得成就,可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布施给谁呢?如果没有伤害我们的众生,我们如何修忍辱?离开了众生,我们的六度根本无处下手,解脱成佛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更深一步,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不过由于我们被无明覆盖、尚未觉醒,所以看不到这个事实。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视众生如佛”,并不是要强迫我们去虚构一个世界,恰恰相反,佛陀是在为我们揭示宇宙的真理,引导我们逐渐看清一切万法的真相。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

经常听到某某师兄谈论,自己的多么多么不听话,忤逆父母,着实让人头痛~!当前社会如此,不孝父母的、不养父母的,甚至于长大之后父母仅有的财产完全夺去,把父母赶走,有!这些..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我就请教他:“您用功到什么程度,能否说一说?”他开始不肯讲,怕我们闹着玩,后来看我很有..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你对着太太忏悔、对你的小孩子忏悔,都可以改变命运。什么叫忏悔?就是承认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意..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