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备完美的人格,哪谈得上修出世法呢


对能放下此生修出世间法的修行者,没有必要讲世间法,但把佛法和世间法这两种同时搞的人,不能不懂世间法;连世间法都不懂的人,不具备完美的人格,哪里还谈得上修天道和出世法呢?因此需要学世间法。

自己是学佛的人,应以谦虚谨慎来对治贡高傲慢;受到众人尊敬时,别忘了要给人予方便;要看清取得成绩的利益和危害,不要无止境地去追求成绩;心里想作的事虽多,但不要轻易地去做,只要做了就应彻底作好。

对亲人不要有轻视之心,否则会变成仇敌;对佣人不要咒骂太多,否则他们最终会逃避你;对眷属不要太粗暴,否则他们最终会因忍受不了而离开你;说话应恰如其分,说话重复太多或讲绮语会令别人生厌,不该说的话与得罪别人的话说多了,会招引仇敌的。

自己喜欢财物时,要想到别人也同样会喜欢,因而不要找借口去夺取他人的财物,自己幸福时,不要得意忘形,要想到自己也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看到别人痛苦时,不应再去揭他人之短,更不应把自己的快乐建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

为人应厚道,诚实。有些人,彼此见一面就如“故人”般彼此信任并随意作出“指导”,不合意就讨厌对方,如此欢喜与讨厌变化迅速、喜新厌旧等行为就是头脑简单的轻率表现。

那种一得势就极高傲的人,是无知下贱、自以为是的表现。贡高傲慢的人却往往被别人贬低,故应戒除贡高傲慢心。对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言;不要找没有计划的人做顾问;不要相信心肠毒辣的人,不要跟心胸狭窄和小气的人开玩笑;不要与勇士较量;不要向穷人要东西;不要强辞夺理;不要向不听话的人多讲道理;自己没能力办得好的事不要做。

要分清谁是开朗大方的人和不明事理的糊涂人;要分清谁是没有过失的好人和口是心非的人;要分清谁是真才实学诚恳的人和装模作样虚伪的人;不要花言巧语;不要把权势交给坏人;不要吝啬,吝啬就不能积财,富裕的人应该会积累也会受用,拥有财物的要节俭省用;没有财物亦不应吝啬;自己快乐时,要懂得与别人分享;自己痛苦时,要懂得如何独自承受。

总的来说,要学会温和寡言,能担重任,宽宏大量等等,虽时值末法时代,能如法修持佛法的人和如理执行世间法的人少如白昼之星星,但请不要责备浊世,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行为好的人还是可以的。

《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和《不做十恶业、常行十善业》是古代诸法王、诸菩萨规定之规章,如能努力执行,则此世可得快乐,下世可得解脱,大家应对自己负责任。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从前在舍卫国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仓库裡堆满了无量的珍宝。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他每天向天地诸神祈祷。不久,因为他的至诚,长者的夫人终..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