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佛教歧视女性”真相


一般认为佛教中轻视女性的论点,常引小乘经论中的“五障思想”,也即“五漏之身”论。什么是五障、五漏呢?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轮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为什么?

因为: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碍。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也不是女人所专有,男人也多的是。如果从精神层面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这些习气,就成为“丈夫”了。

从法身而不从肉身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槃经》里,佛陀说:“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谄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离女人一切过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谓此辈为丈夫。”

一个人具有女人的身体,但能除去精神的弱点,走向成佛的伟大事业,就是男子!而一个人虽然是男子,但如果不除精神的弱点,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辈是女人!

可见小乘经论中,佛教的女性观尽管并无在实质上歧视女性,而是依据女性相对于男性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确有事实上的不同,从精神心性层面提出了客观理性的论述。但是“五障、五漏”说毕竟已成为世俗所认为的佛教歧视女性的论据,尤其是“女性不能成佛”之说,事实究竟如何呢?

以下我们就来看大乘佛教的观点,从中除了会看到完全与世俗认识不一样的大乘佛教女性观,更有对于小乘“女身五障五漏”的直接、彻底的破除。

大乘经典所载龙女成佛的故事,对于小乘“女身为五障之身”观点的破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经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非常动人的开演。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提到,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宝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积菩萨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了一首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珠,价值无比,她把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龙女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说:“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一说完,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由此,《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别法执,龙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岁,还顿悟成佛。女人不能成佛的说法,彻底破除。

另在《佛说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夫人的儿子忤逆不孝欲害死国王篡权,韦提希夫人因此伤心绝望而对娑婆世界无比厌离却不知所归时,佛陀慈悲为她宣说距此世界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一个无限美好的极乐世界,韦提希夫人当下祈请佛为她展现极乐世界。在释迦牟尼佛弥陀佛的大慈悲威神力加持下,韦提希夫人首次亲眼见到无比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当下遵从佛的劝导发愿往生,与五百侍女当即往生净土。她们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说西方极乐世界之后,首批往生净土成功的凡夫,可见佛教不仅没有歧视女性,反而对她们是以完全平等的慈悲,教令她们往生成佛。

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也曾在文钞中多处提到女性的伟大与可敬,比如说女人尽分乃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女人相夫教子本身就是无量的功德;治国平天下,女人功劳占多半等等,都无不是对女性的肯定与褒奖。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辑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印祖文钞。

总之,由上可见,佛教不仅不歧视女性,反而是对女性有着完全平等的关怀与慈悲。祈愿我佛慈悲,护佑她们远离烦恼、身心健康解脱生死、早证菩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