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年号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区别?


点击上面祖源文化传播关注我们

古代帝王一般都有很多称呼,有的是庙号,有的是年号,有的则是谥号,那么,皇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号?庙号、谥号、年号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帝王不仅有谥号,还有庙号、尊号、年号(开始不用于称呼皇帝,但由于明清的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故以年号称之)等称呼。

  谥号,为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有固定的字,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美称、怜悯称呼、贬称,美称很多,比如汉文帝、梁武帝,贬称比较少,一般用于亡国之君或经卵之主,比如周厉王、隋炀帝,还有对一些年幼亡国着同情的,比如晋愍帝、汉殇帝等。先秦的某某王以及秦以后的某某帝一般都是谥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 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后来逐渐发展,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一般来说,某某祖某某宗都是庙号,而且一般“祖”是打天下的,“宗”是守天下的。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名成祖清圣祖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谥号庙号都是在帝王去世后的称号,一些作品中在生前称呼的现象是不对的。但是在生前也有尊号,在史前时期有皇帝、炎帝、有巢氏、燧人氏、天皇、帝皇、人皇等称号,在此后,有些皇帝也给自己加上尊号(当然是在大臣再三请求之下才答应的),比如唐高宗李治尊号天皇,武则天尊号天后,后来又号称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今天,我们习惯称呼唐朝以前的皇帝他们的谥号,因为开始谥号只有一两个字,后来谥号越来越长,人们称呼唐朝以后的皇帝他们的庙号,庙号比较简短,后来,人们称呼明清的皇帝他们的年号,因为他们往往只有一个年号,比如大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所以我们经常用康熙或者康熙帝代指他。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祖源文化传播

祖源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祖源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祖源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祖源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