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一百九十四:
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
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八《周书》。


这个“无庸”就是没有用处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如果根据言论来判断人品,人们就会用技巧来修饰言语;如果依据行为来判断人品,人们就会尽力充实内在的德行。巧饰言语毫无用处,尽力完善德行必将有所成就。

所以,观察一个人或者任用一个人,不仅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如果我们仅凭一个人的言语好听就任用他,人们就会都追求修饰自己的言语,让自己的言语听起来比较动人。如果我们根据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来判断他的人品,人们就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

在《汉书》中记载,张释之和汉文帝一起出行,文帝登上了虎圈,即饲养老虎的地方,向上林尉询问关于禽兽簿上的各种事情。结果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一个也回答不上来。旁边有一个官职很低的啬夫,就主动上前代替上林尉回答问题。皇上所问的问题,他都非常熟悉,而且为了让皇上看到他的才能,他是有问必答、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对这个禽兽簿非常熟悉,而且口才很好。

汉文帝一看,果然很欢喜。此刻,他忘记了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教诲,于是就下诏拜啬夫为上林令。上林令是管理上林苑的最高长官,比上林尉的官职还要高,可以说是越级提拔,连升了几级。张释之看到之后,就赶忙上前劝谏。

不过,他不是直言劝谏,而是劝谏的很有智慧,他问汉文帝:“您觉得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周勃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因为被封在绛县,所以称为绛侯。文帝说:“他当然是长者了。”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张相如也是因为有战功才被封侯,在西汉开国的一百四十三位功臣中位居一百一十八位。文帝又回答:“他当然也是长者。是位很有德行的人。”

张释之就说:“绛侯、东阳侯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但是这两个人在上书言事的时候,口里竟说不出话。您现在越级提拔这个啬夫,那不就是让大家都效仿此人喋喋不休的口辩之才吗?

在历史上,秦国就是因为任用了只会舞文弄墨的刀笔之吏,这些人争相以亟疾苛察相比试,做事很急迫,督察又非常地严苛,认为这才是负责尽职。结果徒有官文的形式,却并没有实际的德行,没有恻隐同情心。

秦始皇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所以才逐渐衰败。到了秦二世的时侯,天下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您因为这个啬夫能言善辩,就越级提拔他,我恐怕天下会随风响应,上行下效,争相去追求能言善辩,而不求实德。况且下级顺从上级,速度就像响之应声、影之随形一样迅速。

因此,皇帝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动,都不能够不审慎明察。”汉文帝一听,也受到了提醒,称他说得好,就废弃了要把这个人封为上林令的诏书。

这个故事说明,选拔一个人才,不能仅仅听他的话说得多么漂亮,他的承诺多么好,而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德,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