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之意知多少,历久弥新仍需晓


点击上面祖源文化传播关注我们

         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由此,平民百姓得以建祠立庙,祠堂随即繁荣发展。追溯历史,不难看出,祠堂在国人心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祠堂之于国人,其意在何处。

         首先,众所周知,祠堂从古至今都是族人祭祀祖先或者先贤的场所。例如,为祭祀第一代晋王姬燮之父唐叔虞而建的山西太原晋祠是为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江西的王氏诚敬堂、江氏济阳堂、吴氏著存堂等等,这些祠堂。

        既然有为祖先立祠,当然也有为先贤立祠。其中就有一则关于百姓为狄仁杰立祠又毁最后再重建的轶事。《旧唐书》曾记载,百姓因狄仁杰立下丰功伟绩而立祠,又因其子欺压百姓的凶恶行径而毁祠,最后又因狄仁杰罢免其子、伸张正义而为他重建祠堂,这也体现了宗族对先贤的崇敬之心,对恶人的痛恨之情。

         因此,祠堂存在的意义,是作为一个家族的精神寄托,把祠堂视为先祖和贤人魂灵聚集的场所,以此来表达对祖先与先贤的追思与敬意。

         其次,邓河在其文章中指出祠堂除了有祭祀祖先的功能,还是封建家族的道德法庭。族长在祠堂行使处理家庭内部事务、解决纠纷、赏勤罚懒等权利,并对违反族规者进行教育和处罚,严重者甚至会被逐出家族。因此,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罚跪祠堂等场景正是祠堂功能的反映。

         然后,祠堂是宗族的教化机构。祠堂里的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宗族子弟爱国、诚信、善良等美好品德,并且祠堂会记录族人优秀事迹,以此来鼓励、教育宗族子弟。另外,祠堂设立的学校供孩子上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族人,为宗族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再则,有些祠堂会奖励那些考上重点学校的宗族子弟,以此激励族人努力学习,有所作为。

         最后,祠堂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祠堂所保留的家谱、族谱、建筑形制等等,都是对以前历史的记录和反映,这为祠堂文化、宗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例如山东的东汉石祠,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其实,祠堂的意义远不止于这四个。祠堂虽说是古代的产物,但是于今日而言,仍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祠堂文化对于现今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仍能贡献价值。祠堂内部所蕴含的历久弥新的凝聚力、向心力,能够团结众人;而且,在如今的农村改造、乡风建设活动中,祠堂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祠堂蓬勃的生命力还能够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祠堂一词一直活跃于世,它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其历久弥新的意义需要我们知晓。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祖源文化传播

祖源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祖源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祖源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祖源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