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挂历简介


今天是冬至,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们发布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新年礼物,2022年传统文化十二德目墨宝挂历。

对于十二德目我们稍作解释,中国古圣先王强调:“修身齐家,格致为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修身教学之内容,首重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并总结出十二德目:孝、悌、忠、信、证、义、廉、耻、仁、爱、和、平。

孝是孝养父母,顺其心意。“孝”属会意字。从字形看,上是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老在上,子在下。说明下一代要承载上一代,狭义来说就是儿子要孝顺父母。更深意思是:上一代与下一代,同属一体;既然一体,孝顺父母还需要理由吗?帮助一切还需要原因吗?故古人云:孝乃天经地义之事。

“悌”明于家中敬爱兄长,于学校奉事师长,在社会中礼敬大众。家中兄友弟恭,则父母欢喜。团体相处,礼敬和顺,则社会和谐。尊师重道,是学问德行成就的最关键一步。

忠是负责尽职,忠诚不二,即“中”其“心”。不能偏右,不能偏左;真诚恭敬至极,即是“忠”之深义。不忠之人必不诚,表露于外则言行轻薄,多失厚重。一心中正名为忠,心存偏邪则不忠。忠的最高境界是一念不生,心存二念则不忠。

人其言行为之“信”,子曰:“民无信不立。”人若无信,则于社会无立足之地。北宋大儒司马光称:“事无不可对人言”。德行学问之成就,应从不妄语始。诚实守信,众德之基。


卑己尊人名为礼。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人人守礼循义,社会自然和谐。

“礼”是人与人往来的法则。曲礼曰:“毋不敬”。强调为人应能承受委屈,处处尊重他人。传统小学教育即是教导待人接物的规矩。行礼应有节度,过与不及皆不合礼。社会有礼,则秩序井然。礼记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求回报,即是义。“义”是求尽义务,不讲权利。言行思虑合情、合理、合法之谓义。真正认识自己所处身分、地位,负责尽职,各守本分。宇宙本为一体,凡见他人所需,无条件尽心竭力提供协助,亦是克尽为人之义务。遵礼守义,则无处不受欢迎。

廉是廉洁,绝不贪污受贿。廉洁有守之人,生活再苦,也不愿意问人要一分钱。如此为官,无欲则刚,为国为民处事才能公正严明。南宋名将岳飞云: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中国历朝选拔官员,均以“孝廉”为准则。

耻为耻辱,知耻辱、知错误,则能发奋精进。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子曰:“知耻近乎勇。”常怀惭愧,知错能改,自能勇猛精进克服一切烦恼习气,圆满成就。不知耻,不改过之人,则肆无忌惮,任意而为。

仁即二人。起心动念想到自己,同时想到他人。爱,从心,从受;善用其心,感受他人所需。理智的大爱,即是慈悲。
儒云:“推己及人”,我不希望被人伤害,则不应伤害他人;我希望得到幸福,则应帮助一切众生得到幸福安乐。心存仁慈者,绝不与任何人对立,永远没有冤家对头,故云“仁者无敌”。

这个字是一个感受的“受”字,中间一个“心”字。意思就是真诚的感受就是爱。世间之爱,不离感情、五欲六尘的染污。以理性智慧为基础的爱就仁爱!真诚爱心之落实,首应表现于尊重他人。爱敬存心,自然谦卑有礼,和颜悦色;常能成人之美,与人为善。

和从事相上讲,平从心地上说;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若不能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则面和心不和,非真和合。

俗云:“家和万事兴”,凡有争执则易生祸害。无论有理无理,应以和为贵。有理尚且不争,何况无理?圣贤教人凡事包容,事事忍让,绝无所争。常思退步,则能冷静反省,开启智慧。大众同心同德,则无事不成。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子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故知圣贤教学,皆自性流露,非由何人发明创造。即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亦为我们自性本具;觉悟者,处世待人接物自然如是。

以上德目虽分十二,究其根本均不离五伦中“父子有亲”之“亲爱”,而予以发扬光大。若将此十二德目落实于现代施政理念,“孝悌忠信”即民族主义精神之基础,“礼义廉耻”为民权主义精神之体现,“仁爱和平”则是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之落实。

中国传统教学,自小教育,特别重视经、史二门。“经”是经典,为圣贤学问根本。“史”是历史,为先辈经验累积。不读经,则德行学问不长;不读史,则见识经历不丰。另有子、集二门,“子”属哲学,“集”属文学,行有余力,则可加以学习。现代人忽略经史,左传云:“人弃常则妖兴”,说明若人舍弃伦理道德,则社会乱象丛生。此等警语,足以令人长思深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一真讲堂

一真讲堂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一真讲堂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一真讲堂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一真讲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