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有益的喜好有三种(一)


第一百四十六条: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
“佚游”,指出入不节,放纵游荡而没有节制。本句意为:对人有益的喜好有三种,对人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种。喜好以礼乐来节制举止,喜好赞扬别人的善行,进而引导众人见贤思齐,喜好多结交贤德益友,可以使人受益;喜好以尊贵、才能骄人,喜好散漫游荡,喜好沉迷宴会饮酒、寻欢享乐,这都会使身心受到损害。


益者三乐”,有益的乐有三种。“乐节礼乐”,是以礼乐节制为乐。讲礼乐有什么可欢喜的?其实人人都喜欢“乐”,在人的本性中就有,譬如,人在开心时喜欢唱歌。禽兽也是如此,像鸡鸣、马叫等等,都是唱歌。人有心事,就想散闷气。

音乐就是七情发出来的言语、声音,是人的情感的表达。平常人都有这种喜好,只是他不会选择。圣人作乐,目的是调整人的情感,将其往好的方向引导,与现在的流行歌曲有很大不同。

《礼记》中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并不是满足人们耳目口腹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培养起正确的好恶观,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来。所以,音乐并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现在有所谓的纯音乐、纯文学有很多不善的内容,想做贼就唱贼歌,这都是纯坏的情感,会带给大众不好的影响。

乐节礼乐”,“礼”讲的是秩序,“乐”讲的是和谐。人天长地久地生活在礼乐之中,彼此恭敬、内心和谐,这是人生快乐的事。一个人能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言行就会恰当而不过分,就能做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都希望自己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人际关系相处和谐。怎样达到这个结果?要“敬而无失”,对每个人都恭敬,为人处世能为对方着想,彬彬有礼,看到对方的需要,没有什么过失。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弟子规》就是最起码的礼。如果人不学《弟子规》,不懂得人与人交往最起码的礼节,进退无度,不知道何处该进,何处该退,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力行《弟子规》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长辈的欢迎,领导的喜欢和重用;不懂得力行《弟子规》的人,可能就会受到排斥,甚至不能够与人和睦相处。所以《弟子规》的扎根教育特别重要。

所以学习礼乐,用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用乐来调和自己的七情。《中庸》上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是“中”、什么是“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情还没有发出来的状态,称为“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惧、爱、恶、欲都发出来了,但是都没有过分,有一定的节度,符合于礼的要求,就称为“和”。

所以古人制礼作乐,是为了引导人的性情,不要太放纵,不要太过分,这对自己有莫大的利益。对于音乐,孔子特别重视。他到一个地方,还没有看这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听一听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就知道这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如何了。所以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乐道人之善”,这个“道”,有的版本写作“导”,这里不当“道”即“说”的意思讲,而是当引导的“导”字讲。“乐道人之善”,就是以导人向善为乐事。譬如自己喜欢学礼乐,也引导别人一起学礼乐,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我们如果能够落实《弟子规》、《常礼举要》,在外面做事的时候,就会少受些讥讽。如果自己不懂礼,如何去引导别人?自己不正,又怎么能够使人正?

所以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什么叫办理政治?怎么样实现好的管理?所谓的“正”,就是要使人端正,那怎么样使人端正?“子帅以正”,你率领着大家去做正确的事,大家自自然然会跟着你做正确的事,没有人敢不做正当的事,这就是讲“上行下效”。

所以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自利利人,又是一件乐事。譬如,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蘧伯玉羞耻单单自己是君子。整个环境都坏,唯有自己好,没有这个道理。整个社会环境都是染污的,我们身处其中,无形之中也必然受到它的影响。所以要改变整个环境,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才能让自己真好,使自己的家庭、家人都不受污染。如果自己真好,周围的朋友都会受你的影响而变化,所以他人没有变好,就是自己不好。

俗话说“观友而知其人”,为什么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知道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周易》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有同样气质、特点、喜好的人,自然会感应到一起成为朋友。所以能够引导自己周围的人都去做好人,这是第二种乐趣。

乐多贤友”,以多得贤友为乐事。中国人说:“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朋友是五伦当中重要的一伦,人在社会上离不开朋友,朋友愈多愈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是一定要选择贤者为友,这样才能对自己真正有益。“益矣”,即你在社会上走这样一条路,对你便有好处。


《太上感应篇》开篇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都是自己感召来的。所以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也成同他一样的人。所以交友不能够不谨慎。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