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温暖而光明之处


去到内心深处。

去温暖而光明之处。
去纯洁而自由之所。
去深沉且安宁之所。
去永恒不息之大乐。

唯有觉知,觉知灵犀中,宽恕最深刻的情感,无论是仇恨还是挚爱。
唯有觉知,觉知安宁中,放手了所有的黑暗,柔软的安详迎接恐惧。
唯有觉知,觉知纯净中,真实纯洁击穿谎言,包括情绪与头脑意识。
唯有觉知,觉知轻灵中,接纳体验中的伤痕,无论是安详或者恐惧。

于是—————-,

你将在宽恕中,融化在温暖里,成为光。
你将在灵犀中,融化在纯洁里,成为灵。
你将在安宁中,融化在接纳里,成为上主。
你将在臣服中,投入祂的无限,广袤无痕。

==============================

以上是我自己修行中,面对死亡时的切身体验。
没有一句浮夸,没有一字虚假,没有丝毫情绪,也没有任何废话。
当死亡来临时,是很突然的,你根本来不及提起专注力。
去拿起平时念佛,或者学法时的清净安宁心,去面对死亡中深邃浓密的黑暗。

根本来不及的,当死亡发生的那一刻,首先摧毁的是你的头脑意识。
意识一旦陷入昏迷,身体这具躯壳,就好像报废的汽车一样,沉重却毫无用处。

其次是,平时生活中形成的情绪,以及自我好恶,欲望习惯的累积,开始不由自主的泛滥成灾。
不受大脑意识控制的情绪感受,如同脱缰野马一般,毫无目标的,失去意义的四处奔走。

你根本想不起来什么佛号,或者自己平日里最熟悉的某部经典。
因为此时的你,是心的“执念”,处在心愿与意识形成“时空”内。

而平时修行禅定,念佛学法时,使用的是心灵深层的专注心,专注心是朝向内在的。
而执念与意识,是朝向外界的,执念意识形成的空间,无法触及专注心构成的时空,

所以,死亡之时,意识储存的任何知识,都是无用的。
因此,死亡之时,心愿祈求的任何神灵,都是无用的。

建立在心愿祈求之上,被意识观念所描述的“神灵”,只是表浅名相的虚构。
虚构,是无法抵御事实的。

死亡就是你,无法逃避,无法改变,无法阻拦,无法承受的———-事实。

具真正虔诚心,至诚修行的人,有选择生死去处的权利。

因为,念佛或者学法,都是使用专注心,专注心形成的清醒心。
清醒心形成的凝聚力,具有穿透身心意识,唤醒觉知灵犀,摧灭情欲习气的功用。

但并不是每一位修行人,都能在有生之年就达到这种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心灵安稳凝聚不散乱的境界。
所以,散乱心,才是修行人的常态,心朝向外界,才是修行人的普遍的状态。

朝向外界的散乱心,在失去意识思维控制后,其浑浊无序的状态,导致的黑暗癫狂的纷乱。
就是我们所说的——-死亡状态。

如果你的心,在头脑意识在或者不在之时,都处在内观,觉照,凝定,安详,不散乱,无杂质。
不受情绪纷扰,不受意识牵动,不受体验污染,不受观念禁锢,不受执念伤害。
这样状态的心中,恒久安宁,觉知明耀灵动,普照身心内外,觉满十方三世,照破生死轮回。

即便身体躯壳倒下了,头脑意识昏迷了,明朗内心中,觉知纯明已然是法性灵光。
灵光照破黑暗,死亡根本就无从发生。

无所来且无所去,未曾生且无所灭。
光芒留不住黑暗,明晰脱落的光芒。

觉知是光,光芒照破了人性,粉碎了生死,脱落了躯壳。
觉性是明,明晰脱落了觉知,粉碎了存在,圆满了当下。

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法界。
死亡对这类大修行人而言,是一件极其欢喜美妙的时期。

而对于平凡普通的人,对于我们而言死亡时的恐怖,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今天我将这个,临终前救命的路径指引给你。

切记,切记,切记———:死亡之时,意识不是你!

跟随内心深处的——-柔软与纯洁走,哪里有安宁与保护。
跟随心灵极深的——-宽恕与无私走,哪里有光明与温暖。

即便你无法超脱生死轮回,也绝不会堕落地狱恶鬼。

这是,我能够给你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无一丝虚夸,无一字虚构。
人类中任何人,将来都会遭遇死亡境界,都能用得上,今天的教程。

简单,有效,救命。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生命的归途

生命的归途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命的归途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命的归途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命的归途。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