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之十番显见126



《楞严经》 

一百二十一讲,见性的属性。在十番显见当中,《楞严经》用大量的篇幅来讨论,解脱是发生在哪一种情形之下,然后归结到解脱发生在哪一法上,这一法是什么法。

在传统的佛教中,修行到觉悟是个从因到果的过程,《法华经》里面说,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瓜熟蒂落,所谓的解脱,是加功用行最终的一个结果,是人生综合的体现,它可能发生在这里,也可能发生在那里,但这个发生的节点,虽然是激起了千层的浪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大海的表现。

而《楞严经》当中,这里我们着重研究这颗浪花的时候,它实际上表达了修行者对解脱的向往以及初发心过程当中,对如何入门,如何得到,如何开悟是一种迫切的心理需求。我们上面讲了,从无常到恒常不变的探求,是信仰者内心当中信仰生起来的最主要的依据或者说基础。所以我们讲显见不灭,讲常住不变如来藏,这是给颠沛流离的人生、给无常变化的人生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依靠。这是信仰发生的基础,这是人性方面。

再者我们讲,见性它不但是恒常不变的,更重要的,它等于是我们要进这个房间的时候,必须要摸到的门,进门方能登堂入室,而这个门在哪里?对这个门的探索,其实就是对见性的探索,对见性的探索其实就是要登堂入室之前登门的诉求。这种诉求也是我们初学者内心当中对解脱的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比信仰建立时候的渴望要更进一层,前者是诉求于永恒,而所谓对见性的探索是对解脱的渴望而表达出的我怎么才能解脱,怎么才能找到这个悟性,或者说在悟性上如何表达解脱,它是这么个问题。

在传统的佛教当中,对这个问题也进行探讨过。部派佛教当中用大量的篇幅去讨论得法,得法就是从凡夫到圣者到罗汉,他是怎么得到解脱的,它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得法。所以早期佛教讲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当中,在七菩提分之前是凡夫,七菩提分之后是圣者。我们在讲《弥陀经》的时候跟大家讲过择法菩提分等等。它讲你要会择法,就能得解脱,早期佛教讲得更具体。

后来的部派佛教研究得法的时候,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当中来学习它,来了解它,等于是画一个地图。到后来的大乘佛教讲菩萨的52个位次,实际上也是讲如何得到解脱。这里它讲这个见性就是在讲,从凡夫到圣者,它中间要经历一个什么过程,这个解脱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是通过悟性获得,这个悟性它的特性是怎么样的,它是讲这个。关于这一点的描述在佛教当中也有很多很多,比如说《涅槃经》,专门就讲涅槃之后是怎么样的。

早期佛教跟晚期佛教最大的一个区别,早期佛教更多的是讲修行的方法,不讲解脱,因为你有方法自然得解脱,解脱这个事情是不用讲的。后期佛教因为建立在信心基础之上,它必须要讲疗效,必须要讲结果,用结果来激发人们内心当中的信仰。所以它更多的是偏重于解脱的解说。但是偏重于解脱的说明的时候,在凡夫的立场上来理解圣者的境界,我们最终只能归结成一句话,叫不可思议。我们只能相信,没办法想象,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幼儿园的学生,是没办法知道一个老教授他内心当中有多少的知识,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我们可以建立信心,它是讲这个东西。

但《楞严经》当中对见性的探索,它表达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就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解脱的向往,对离苦得乐,从凡夫走向解脱这种向往的渴望,这种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而在现在的现实佛教当中,人们对佛教产生信仰、产生兴趣就已经很不错了,真正向往解脱,去具体研究解脱如何发生,它发生的基础怎么样,发生的机理怎么样,最终表现在哪一法上,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当代佛教或者说现实佛教当中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只是关注念佛念多少,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些细节的问题。《楞严经》主要出在唐朝,唐朝以来的佛教,祖师们或者那个时期的修行人,他们的心力仍然放在如何得解脱这件事情上。

我们是学佛的,扪心自问,自学佛以来,我们关心解脱的程度到底有多少,一天当中你能想到自己是否能,以及什么时候出轮回得解脱,对这个问题想过多少?我估计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想过,他们只是在佛堂里面说,愿消三障诸烦恼,最终圆成佛道。但实际生活当中,他只是在关心自己开不开心,或者说关心自己心里清不清净,关心别人对他好不好,他只是关心这个问题,没有关心解脱。

《楞严经》代表了那个佛教勃兴兴盛的时代,自那个时代后,唐以后的佛教其实是处于很大的衰败当中,它再没有形成过这股力量。实际上《楞严经》当中的这股力量在后世的佛教当中有非常深的影响,尤其是对禅宗,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佛教做出来的贡献。

但是不得不讲,对于见性,对于如何悟道,在哪一法上悟这个问题的探索,人们对解脱的思考的同时也发生一个副产品,什么副产品呢?就是特别后来的顿悟法门,过于关注如何解脱,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关注自己,它并没有佛陀时代所说的,活着就是为了觉悟,觉悟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这个向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过于关注自己是否解脱,这样的佛教传统,一旦成为中国佛教修行的一种风气之后,我们作为学佛人身上弘法的力量、弘法的能量就很难爆发出来。很难表达出来之后,佛教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只为自己解脱的这种情形当中。这是后来的禅宗为什么走向怪异,让人难以理解、有点玄妙的味道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个人的问题一旦过于注重了,它不是产生过于执着,就是产生稀奇古怪的事情。这是我们所要讲的几点。第一点,过去的佛教也关注这个,只是关注的方法不一样,七菩提分是关注如何修行,如何择法。到了部派佛教的得法当中,得法它是在一个理论框架当中进行研究,而我们这里的见性,对读《楞严经》的人来讲,读到现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并没有系统的佛教理论基础,他去理解见性的话,很容易走进想一了百了,想马上得解脱的这个顿悟思维。所以后来禅宗对顿悟跟见性过多的探讨,让人认为解脱有捷径,而忽略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这个因果自然的过程。

我们再更进一步说一句,其实不只是《楞严经》在讨论如何解脱,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当中,讨论菩萨的52个位次,其实也在讨论解脱,只不过是后来的佛教还讨论解脱之后是什么样子。到了净土法门更进一步,它干脆就说佛国净土是什么样子,我们要去那里,它只讨论如何去,它只讨论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它不讨论如何自己努力,是这样一个很奇怪的情况。

佛教本来作为一个不是宗教的宗教,到了后来发展过程当中,它越来越具有宗教性,所谓宗教性就是,第一,建立在信仰基础之上,不是建立在自我认知、自我觉悟基础之上。第二,建立在他利,建立在获得别人的帮助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自我努力基础之上。所以净土法门代表着这种宗教性,使得佛教与一般的神教很难区别。学佛的人如果没有很深的佛学修养,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分别什么是佛教,什么是神教,这使得佛教处于衰败当中。

当然,如果修净土法门的人,不忘自己能成佛,而仍然想去度众生,把净土当成学校,是你去学习深造的地方,深造出来以后要服务于众生,如果懂得这个的话,还是有充分的佛教的气息。所以念佛人一定要发愿成佛度众生,这才是核心的东西。好,这一讲就讲到这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那一座庙

那一座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那一座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那一座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那一座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