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第四十六篇:​各宗要略 —— 三论宗


   
 各宗要略 —— 绪论  

佛教虽产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随着经典的翻译。以及研习修学者的增多,遂而各宗发挥光大,且有系统的研究,确在中国,在唐代有十三宗,后多归并,至今日以显密大小分之,尚有十宗。宗派的成立主要原因有三: 

(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 
(二)门户见深,入主出奴; 
(三)时味说教,自谓承继道统。 

佛法大部,可分显密二教,而显教中又有大小乘之分。但佛法的总目的是求觉悟,在未觉之前,必定有许多途径,所谓方法和历程。佛教总的归宿无二理,在途径上,不妨有诸宗之不同。 


   
 史  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始、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观的宗教。三论宗,又称空宗、性宗。与法相唯识为印度本有的空有两轮。 

佛灭后七百年顷,龙树菩萨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广宣般若性空法门。龙树有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世出世间之执。姚秦时鸠摩罗什翻译以上四论,盛宏此宗,相继至隋唐吉藏大师,广作论疏,专宏般若思想,遂而建立三论一宗的思想体系。 

    
 判  教  

本宗立二藏三轮。二藏是声闻藏、菩萨藏。如来一代时教不外大小二乘之教义,故作此二藏之判。三轮是根本法轮,即佛成道之初,开显一乘真实之教——《华严经》;枝末法轮,有不能领受此华严大法,故说《阿含经》等;摄末归本法轮,摄三乘方便之末,归一乘真实之本,如说《法华经》。 

    
 教  义  

本宗教义以破邪显正和二谛、八不中道为根本。破邪显正为本宗大纲,破邪是破外道、小乘及有所得大乘。破其执邪因果之外道、偏见之小乘、有得之大乘。邪破则正自显——性空义理。 

二谛,即真谛、俗谛。俗谛指宇宙森罗万象之种种差别;真谛指万象真理。俗谛示有,真谛明空。《涅槃论》云:“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一常,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断无常,乃名中道。”如来于俗谛说有,于真谛说空,以破执有执空之迷。宇宙之真实,则言语道断,心思路绝,是名八不中道。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因众生执一期生灭,以为有实法生和灭;一期常断,即生而暂住以为常,坏灭以为断;因缘和合的一合相为一,种种差别为异;从彼到此为来,从此到彼为去。此中生灭乃至断常皆是因缘的存在,无实自体,故以不字否定,斥妄显真,此是八不中道义。二谛以对立的统一,而说明中道。 

本宗在行位的观点是,依真谛边说,则佛与众生不二,无迷无悟;依俗谛边说,则诸缘起,因果历然,阶级亦异,视其根性有利钝,观其修行亦有迟钝。速者,一念之下,即入八不正观,而得道果。根钝须积集万行,经三阿僧祗劫,方能成佛,历经五十二位。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净律社

净律社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净律社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净律社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净律社。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