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


本文来源: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冥想甚至可以减少睡眠需求

在一般人群中,冥想对大脑有着深远的效果。

 

它可以镇静情绪,提高认知功能, 也可以帮助治疗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冥想的本质是训练一个人尽量觉醒, 尽量心无杂念。和大脑训练不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结果冥想对思维、情绪和大脑有着深远的积极效果。

 

长期冥想者的大脑杏仁核会缩小,而这一区域与焦虑和恐惧有关。他们还有着增大的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负责我们最高级的认知加工和智力。通过冥想,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也会变得更加高效,完成一件指定的任务就只需要较少的脑活动。

 

此外, 长期冥想还可以提高一系列脑功能,包括注意、工作记忆和空间加工任务的表现。冥想还可以改变知觉。有经验的冥想者可以察觉微小的刺激,也不容易出现某些视错觉。

冥想甚至可以减少睡眠需求。由于可以降低压力,冥想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用来缓解慢性疼痛、抑郁、焦虑、精神分裂以及其他的精神症状。一个人并不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来接受密集的冥想训练才能从中获益。有研究发现,只需要短短的4节冥想课,就可以明显提高工作记忆容量。

 

另有研究表明,5节冥想课可以提高在与解决冲突相关的注意任务中的表现。而3到6个月的冥想训练,可以明显提高专注能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冥想方法是呼吸冥想。

 

日本东邦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一群健康的参与者尝试腹式呼吸,把空气深深地吸到腹腔里,再吐出来。就这样,这些参与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20分钟后,他们的消极情绪变得比较少,血液中提升情绪的血清素也上升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的大脑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变多了,这个区域和注意力、和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平时只要尝试时不时地练习简单的呼吸冥想,就可以逐渐改善我们的注意能力。

 


01  #感知世界#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无论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科学的视角来论证,禅定的力量都是如此不可思议: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学藏传佛教禅定的修行人。在实验室中,实验者一边用脑电波图测量脑波的变化;一边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脑部活动的位置。

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禅修,不但能够短期改变脑部的活动,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脑部永久的变化。这就是说: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断除人的焦虑、哀伤等很多负面情绪,创造出心灵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脑。

02 #调节身心#


所以,无论是企业高层,还是其他工作压力很大的人,只要能每天晚上打坐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把一天在工作、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不开心都过滤掉,这样就能保持比较好的心情,之后进入睡眠,就能达到调节身心的作用。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冥想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帮助,五分钟的冥想等于熟睡一个小时。

如果内心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则哪怕身体处在非常自由的环境当中,心也得不到自由。轻者觉得空虚、无聊,重者感到沮丧、焦躁,甚至动不动就产生不想活了的念头。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外界的风云变幻。即使表面看来非常成功,实际上却焦虑重重。

03  # 最好的选择#

在物质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大家唯一的追求,就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

但在温饱问题不但解决了,而且拥有了庞大的财富、名声、地位等等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是物质根本无法解决的。这时候,禅,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04  #修禅#


无数成果证明,通过禅定,就可以让心态重拾健康。对很多感受过禅修好处的人来说,禅修已经不是佛教或其他宗教的专有名词与专利,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灵调节剂。

 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还是一个未知的区域。若想详细、深入地了解精神,佛经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在通晓了精神的本质以后,就知道为什么要修禅了。

推荐阅

内心丰盈,才是幸福的源泉

修行,其实是在和死亡赛跑!

肝好不好,看你的手就知道了!

打坐时,人体竟发生了“核聚变”!

春天必吃的12大黄金菜,一种菜调一种病

自古流传下来的“长寿菜”!这个春天一定不能错过!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华佛医

中华佛医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华佛医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华佛医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华佛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