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而疑


八曰以干讦伤忠正。”《刘廙政论》中说:“自古人君,莫不愿得忠贤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访之于众人也。忠于君者,岂能必利于人?苟无利于人,又何能保誉于人哉?”自古以来,做君主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贤之士而任用的。但是得到这些忠贤之士后,却又不免去向众人调查,问一问这些忠贤之士究竟如何。忠于君主的人哪里能够事事都有利于他人?如果有一件事得罪了人,没有为人带来利益,怎么能够让众人都称赞,在众人中都得到好的名声呢?


如果君主自己不贤明,就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忠贤之士。即便得到了忠贤之士,忠贤之士也已经到他身边来辅佐他了,君主也会怀着一种猜疑之心,向众人再去调查。而这些人又不一定都是贤德忠正之人。那么,奸邪之人就会对贤德之士有一些偏颇的言语和评论。如果君主听之任之,就会对忠贤之士产生怀疑,从而不予重用。

《体论》中记载:“使贤者为之,与不肖者议之;使智者虑之,与愚者断之;使修士履之,与邪人疑之,此又人主之所患也。”任命了贤德之人做事,又让不贤德之人来议论他;让有智慧的人来谋划,却又让愚钝的人来决断;让有修为的人去履行某一件事,却让奸邪之人去怀疑他,这些也是君主经常犯的错误。正是因为这些君主对于贤德之人不能做到用而不疑,经常产生猜虑之心,结果使得贤才的才华不能得到充分施展,这也是失去贤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