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宰相,两次求雨,高寿86岁



张士逊,北宋宰相。
 
张士逊任射洪县县令时,上级调任他去治理其它县,射洪县百姓得知后立刻拦住马头,不让张士逊离开。上级最终听从民意,将张士逊又留在了射洪县。有一年射洪大旱,张士逊到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就下起了大雨。而他一直站在院子里,等雨下足了才进去。后来张士逊调任邵武县,有一年该县也是大旱,他又到欧阳太守庙祈祷下雨,太守庙距邵武县城超过三十里,张土逊撤去伞盖,等雨水浸湿了双足才肯回去……
 
张士逊升任侍御史后,黄河棣州段泛滥,朝廷下诏将州府迁到阳信,有人担心粮食太多无法转运。张士逊见黄河附近的几个州百姓粮食匮乏,随即统计多余的粮食借贷给贫穷百姓,约定第二年还到阳信州,这个举措最终令官府、百姓双双获益。
 
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张士逊拜相,后因事调任。七年后,张士逊二次拜相。这一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先例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宋仁宗宣布削减自己的尊号时,张士逊也请求将自己降级,以回应天变。
 
宋仁宗宝元初年,张士逊第三次拜相。他与辅臣们奏事时,宋仁宗随口说:“我前段时间放还部分宫女回家,不只是怜悯她们孤独幽闭,也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近来又有人献宫女,我推却了没有接受。”张土逊说:“这是盛德之事啊!”后来宋仁宗又问:“君子和小人都有自己的朋党吗?”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为公、为私不同而已。”
 
有一次,大臣陈尧佐被罢官后遭人诬陷谋反,又有人诬陷谏官攀附皇室宗亲。张士逊说:“小人诬陷善良以动摇朝廷。这种奸伪风气一开,那么臣也无法自保了。”宋仁宗于是将诬陷者治罪。
 
张士逊86岁时去世,他一生三次拜相,去世后赠太师,兼中书令,谥“文懿”。张士逊有二子,长子张友真,官至工部郎中、越州知州。幼子张友正,善书法,宋神宗时期曾评其“草书本朝第一”。
 
史料出自《宋史·张士逊传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
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陈抟老祖《心相篇》

校对:闫飞师兄、如烟师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二十四史因果录

二十四史因果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二十四史因果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二十四史因果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二十四史因果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