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燥肝火旺人也易怒?这份“佛系降火指南”了解一下!


如今已是季春辰月

从中医层面上来讲

草木勃发的春日与“肝”相对应

春燥惹肝火,肝又主“怒”

此时人们格外容易情绪暴躁

故平肝火是为春日养生之重点

而事实上,关于“降火”

佛教中也有一些

能够熄怒火、消怒气的管用方法

那么本期讲堂

让我们一起来get“佛系”降火法

生活中常讲的“生气”、“发怒”,在佛教中可被统称为“嗔恚”。“嗔恚”为佛教三毒“贪嗔痴”之一,它不仅会在生活中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待人处事的感受,更是我们学佛之路上巨大的障碍之一。佛门诸多经典都对于“嗔恚”之毒以及其所造成的危害有着详细论述,如《大智度论》云:“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佛说决定毗尼经》也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来形容嗔恚所引起的恶果之严重性。

为了使嗔恚之火得以熄灭,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想一想:观照情绪本身

人在生气发怒时,思绪仿佛被一块黑蒙蒙的布所遮蔽,巨大的怒气笼罩下,我们便会钻牛角尖般揪住所生气的事不放,愈想愈生气、越纠结越愤怒,最后心情差到极点,甚至失去理智,一怒之下作出种种失控行径。这时,不妨大口进行三次深呼吸,使自己先从怒火中跳脱出来,深入观察自己愤怒的情绪本身,并扪心自问:“是‘我’在生气吗?在气些什么?这件事真的值得我发这么大的火吗?”经过如此层层关照,我们心中那簇“愤怒火苗”便会得以渐熄。

 忍一忍:修习忍辱观

"能忍最胜寂灭法",修习忍辱观可谓是对治嗔恚心的一味绝佳“良药”。当我们遭遇种种逆缘,内心升起无边的委屈、埋怨、怒气甚至憎恨时,便可做忍辱观来排解这些负面情绪。

当然,佛教里的忍辱并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暂时放下而后伺机报复,更非将怒气憋在心里折磨自己,而是从内心深处带着慈悲去对待一切人事物,无论外境如何显现,始终不让嗔恚怨憎得以“入侵”,内心安宁、如如不动。

 醒一醒:及时忏悔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而为凡夫的我们很难拥有十全十美的人格,也自然会不断造下诸多恶业,故“及时忏悔”就非常之重要了。如“莫生气,生气伤人又伤己”的道理都懂,但很多时候人在面对误解、诽谤和谩骂诋毁时怒火会“噌”的一下被点燃,接着便会在嗔恚心的驱使下下意识地以恶语反击,冤冤相报。这个时候,就要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忏悔,至心发愿改过,以真切的追悔之意让自心抵御嗔恚的屏障越来越厚

 念佛号:压制自性习气

当愤怒情绪产生时,我们的心念全部专注在“生气”上,因此要想使愤怒消除,就得把心从对外境的执著中“拉回来”,至于如何拉回,念佛号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以称念佛菩萨圣号的方法将心念收拢在一处,假殊胜佛号排出满腔怒气,心中再无妄念。

也正所谓“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此对治嗔恚,久而久之还可转变自性中暴躁易怒的不良习气,心念更加安定,怒火也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点燃了。

季春已至,孟夏将来

当戒怒以养性

物来顺应,事过则宁

愿各位佛门善信都能调控好自身情绪

假佛法之甘露

熄灭嗔恚之火

让心变得更加清凉洁净、安宁祥和

文章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宗旨

尊重爱护一切生命

弘扬传统慈善文化

倡导依法科学放生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放生与素食

放生与素食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放生与素食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放生与素食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放生与素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