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菩提果──如来不共果)



 戊二 菩提果──如来不共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但菩萨,诸佛也是依此般若而得成佛的。凡是证得圆满觉悟的,都名为佛。所以经上说:这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四方、四维、上下的十方诸佛,从最初发心,中间修菩萨行,直到最后成佛,无不是依般若为先导的。所以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译无上,三藐三菩提译正等正觉,合称为无上正等觉、或无上正遍觉。正觉,即对宇宙人生真理有根本的正确觉悟;声闻缘觉也可证得,但不能普遍;菩萨虽能普遍,然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还没有圆满,不是无上;唯佛所证,如十五夜月的圆满,故名无上正遍觉。
   般若与佛菩提,本非二事,般若是智慧,佛果菩提即无上正遍觉,又名一切智。在修行期中,觉未圆满,名为般若;及证得究竟圆满,即名为无上菩提。所以什公说:菩提是『老般若』。诸佛菩提,非仅是智慧,是以慧为中心,融摄佛果一切功德。诸佛因地修行时,不仅是修般若,也修施、戒、忍、进、禅等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故证果时,也证得无边功德,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上正遍觉,即圆具此一切功德的。菩萨依般若证空性以摄导万行,在实证边,能证智与所证理,能摄智与所摄行,都是超越的。依此,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究竟的无上菩提,在实相慧的究竟证中,是即万行而离众相,超越不可思议。
   菩萨修学般若,志在证得佛果菩提,为什么此经说菩萨证究竟涅盘,不说证菩提呢?此因无上正等菩提,约究竟圆满说。唯佛能证得。而究竟涅盘则不然,是三乘共果,声闻阿罗汉,菩萨第七地──或说第八地,都能证得。不过声闻者至此,即以为究竟,而菩萨虽了知无分别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得有诸佛护持,及发心度脱一切众生的本愿,于是不入涅盘,进趋佛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龙树说:『无生是佛道门』。
   丙二 喻赞般若德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是引喻赞德。咒是一般印度人所信为有极大妙用的。印度教徒,以为诵持密咒,可以藉咒语里的鬼神名字和秘密号令,解决人力所不可奈何的事。凡欲求福、息灾、神通妙用,或利益人、或损恼人,都可从咒力中获得。在无量的咒语中,有些效力大的,今即引为譬喻赞说般若的功德──大般若经意如此。所以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等。大神,喻赞般若有极大的力量;「大明」,喻赞般若的能破一切黑暗愚疑。「无上」,喻般若为一切法门中最,没有更过其上的。涅盘为无等法,非一切可及,而般若如涅盘,所以名为「无等等」。大般若经中尚有『是一切咒王』句,喻赞般若为一切法门之王。印度人诵咒,不外为了除苦得乐,今此般若依之可以离生死苦,得涅盘乐。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所以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菩提萨埵以下,即总标度一切苦厄的解说。此下,大般若经中缺。
   乙二 曲为钝根说方便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为钝根人巧说般若。愚疑众生,听闻般若,每不易信受,反生毁谤。这因为深观妙果,过于高上,卑劣众生是不敢希求的;尤其是众生一向执有,今闻经中一再说空,与他们本心相违,极难信受。般若法门,由此即不易宏传。
   大概佛灭五百年后,特别是在千年以后,佛法为了适应时机,采取通俗路线,或是迎合低级趣味。因为这样,才容易使世人信受。所以印度的后期佛教,为了适合当时印度人的口味,大乘经中都附有密咒。千年以后,密教更不断高扬。这不失为方便适化之一,如近人说法,每论及近代思想,虽所说的不尽合佛义,也每每引起近代学者对于佛法的好感。同时,人们的思想是散乱的,而般若慧是要从静定中长养起来,此密咒不加以任何解说,一心持诵,即能使精神集中而达心专一境的定境,也可为引发智慧的方便。这种方便,佛法里还不只一种,如读经、礼佛、念佛等皆是。如从慧悟说:密咒不可解说,而解说起来,实与教义一致:如「揭谛」是去义,「波罗」是到彼岸义,「僧」是众义,「菩提」是觉义,「萨婆诃」是速疾成就义。综合起来,即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的速疾成就!这末一句,类似耶教祷词中的阿们,道教咒语中的如律令。心经的从般若经节出而单独流行者,为了引令钝根人生信得定等,所以以度脱一切苦厄的波罗蜜,作成密咒的形式而附以「是大神咒」等之后。如解了咒意,这不过以大家同脱苦厄,同得菩提的愿望为结论而已。(续明记)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燄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日种姓尊说

周匝谛思惟  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

离于三法者  身为成弃物

寿暖及诸识  离此余身分

永弃丘冢间  如木无识想

此身常如是  幻伪诱愚夫

如杀如毒刺  无有坚固者

比丘勤修习  观察此阴身

昼夜常专精  正智系念住

有为行长息  永得清凉处

   敬请关注龙洞寺官方微信公共平台“佛教圣地龙洞山”;同修互动请加入微信“龙洞禅寺”群;请法、布施、供养和禅修请联系延檄比丘(心有法师)电话: 18172280621 。

    法师微信:(长按添加微信好友)

      广西来宾市龙洞禅寺【功德箱】,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使用中银智慧村布施!

      日行一善,聚沙成塔,每日小施,成就大福德!十方来,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同发喜舍心,共修布施度,广种福田,发心随喜,累积福德资粮,成就三宝功德!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教圣地龙洞山

佛教圣地龙洞山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圣地龙洞山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圣地龙洞山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圣地龙洞山。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