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宝珠(069)愚夫分位五;二种见差别


59;59(6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

比丘!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着、使、心结缚而起贪欲。

云何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见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说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

比丘!云何圣弟子,有慧、有明,不说我、系着、使、结缚心而生贪欲?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五受阴不见我、系着、使、结缚心而生贪欲。

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愚夫分位五」──五种凡夫状态

复次,愚位有五,若于中转,堕愚夫数。何等为五?一、不获得俱生慧故,二、不获得从闻他音缘生慧故,三、不获得真圣慧故,四、愚痴缠所缠缚故,五、彼随眠所随缚故。

有五种凡夫的状态,是哪五个呢?一、没有天生的智慧,二、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教授,三、没有出世间的智慧,四、为愚痴所缠扰,五、有愚痴随眠,遇缘即会现起。

复有四种妄计我论:一者、宣说诸行是我,二者、宣说我有诸行,三者、宣说诸行属我,四者、宣说我在行中。

有四种妄计我论(有关我的错误主张):一、宣说诸行是我,二、宣说我有诸行,三、宣说诸行属于我,四、宣说我在行中。

诸行是我,例如意识是我。我有诸行,例如我有意识。以上二者,是有诸行当中建立我、我所。

诸行属我,意思是我包含诸行,例如我里面有意识。我在行中,意思是有为法包含我,例如意识里面有我。以上二者简称「相在」。

由二因缘,妄计我论,作诸杂染:一,执着故,二、随眠故。

错误的我论从两个原因而来:

执着故者,谓诸外道虽求解脱,由彼为障,于一切种不能获得。

一、执着,外道虽然追求解脱,却因为见解的执着,没办法得到解脱。

随眠故者,谓诸内法耽着境界,暂时为障而非究竟。

二、随眠,已在修学正法却耽着于境界,这种情形只会造成暂时的障碍,最终还是会得到解脱。

60;60(6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在。

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劣,〕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种见差别」──我见断与未断的差别

复次,若有我见,若无我见,同缘诸行为境事故,说名同分。而于彼事,邪取、正取,染污、清净等义别故,名不同分。

有我见和没有我见,同样都是缘着诸行形成的境界,以这一点来说是一样的。然而对于诸行境界,就会有邪取、正取,染污、清净的差别,这是二者不同的地方。

又由四相,于所缘事邪僻执着增上力故,能令我见作诸杂染:一、因缘故,二、自性故,三、由果故,四、等流故。

在四种相上面,对于五蕴境界邪僻执着持续增强,就会使得我见造作各种杂染:

因缘故者,谓二愚痴:一、事愚痴,二、见愚痴。

一、因缘,这是指事愚痴和见愚痴。

事愚痴者,由愚事故,先闻邪法,后起我见。

事愚痴,由于不明事理,接受了邪法(错误的说法,例如「我思故我在」),因而生起我见。

见愚痴者,谓愚见故,于见相应诸无明触所生起受,妄计为我;由此为缘,恒为我爱之所随逐;复由此故,常于我见不能舍离。

见愚痴,由于愚见,对于(与见解相应的)无明触所生起的受,妄计(错认)为我;由于这个缘,便经常被我爱所跟随;又因为这样,经常无法舍离我见。

自性故者,谓二因缘之所摄受,等随观察,于彼随眠不得远离。

二、自性,是指落入二因缘[1](见解执着的现行与见解执着的随眠)的观察事物,因此没办法远离我见的随眠。

由果故者,谓即以彼萨迦耶见为依止故,不能远离我慢、随眠。是二随眠增上力故,能引当来诸根令起,由彼领纳苦、乐二受,因更发起计我、我所,不如正理思惟相应意言分别,谓我、我所有其领受。

三、果,这是说由于他们以萨迦耶见为依止,以致不能远离我慢和我慢随眠。由于有了我见随眠和我慢随眠的增长,能使得将来生起六根而领纳苦、乐受,因此又在苦、乐受当中计着我和我所,产生了与不如理作意相应的语言或思维:我、我所是有领受的。(例如以意识为我,便说「我有乐受、苦受」,以意识为我所,便说「我的心有乐受、苦受」。)

等流故者,谓由先因力所持故,即见种子所随逐意,后有意界,由前因缘所熏修力而得成满。即于如是后有意中,有无明种及无明界。是二种子所随逐意所缘法界,彼由宿世依恶说法及毗奈耶所生分别萨迦耶见以为依止,集成今界;即由此界增上力故,发起俱生萨迦耶见,于善说法毗奈耶中,亦复现行能为障碍。

四、等流,这是说由于先前的因力所执持,也就是原来的我见种子所随逐的意,生起随后的意界,由先前的因缘熏习得以成满。就在这随后的意界当中,有无明种和无明界。这两类种子随逐的意所缘的法界(法尘),是由过去世依循错说的法、律而生起的萨迦耶见为基础而集成现在的法界;也就是由这个法界强大的影响力,而发起了俱生萨迦耶见,即使是在正法律当中,也能够现行成为障碍。

简单地说,俱生我见是由过去世的分别我见熏习而成的,由于过去世熏习分别我见的时间很长,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即使此世修习正法,仍然会对修行人产生障碍。

又即此见,由二种相,六转现行:一、由世故,二、由慢故。

萨迦耶见是因为宿世和慢,而在六转识当中现行。

由世故者,谓我于过去为曾有耶?为曾无耶?乃至广说,如应当知。

由于宿世,是指「我于过去曾经存在吗?不曾存在吗?」等类似的思维。

由慢故者,谓我为胜,乃至广说。

由于慢,是指思维「我为胜」「我为相等」「我为劣」等等。

彼于如是一切如实,不知、不见,由此因缘,不如正理起于邪观。

他就这样不知、不见真相,因此生起错误的观念。

又明位有三:谓闻他音如理作意,是初明位;已能证入正性离生,是第二明位;心善解脱阿罗汉果,是第三明位。

明位有三种:一、听闻善知识的开示能如理作意(开始做正确的观行),这是最初的明位;二、已能证入正性离生(声闻见道),这是第二明位;三、心善解脱阿罗汉是第三明位。

其无明位,复有二种:一、先,二、后。随眠位是先,诸缠位为后。又约见、修所断有异,当知是名第二差别。

无明位也有两种:一、未遇缘时为随眠;二、遇缘现起的状态即是缠扰。也可以分为:一、见所断烦恼(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修所断烦恼(贪、嗔、欲界爱、色界爱、无明、我慢、掉举)。

[1]《瑜伽师地论》卷87 :「由二因缘,妄计我论,作诸杂染:一执着故,二随眠故。」(CBETA2019.Q4, T30, no. 1579, p. 788a1-2)

上篇: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实证的佛教

实证的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实证的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实证的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实证的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