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之德


第二百四十七句:
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无厌,四亡也;苛吏繇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驱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无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出自《群书治要》卷十九《汉书七》。


凡民有七亡”,“亡”是流亡、逃亡。造成百姓流亡的原因有七种。

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造成百姓流亡地第一种原因是天灾人祸,阴阳不和所导致的水灾旱灾等。这些自然灾害不纯粹是自然的,它反映了政治的得失,官员的道德,社会的民风。

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地方官员加重责任,加重索取,增加赋税是造成百姓流亡的第二种原因。这也是因为地方官员,忘记了做官是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不仅做不到爱民如子,反而把官位视为榨取百姓的工具,通过增加赋税的方式盘剥百姓,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也被迫逃亡。

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贪官污吏假公济私,借着公家的权力来谋取私利,收受贿赂不断,此其三。说明官员的贪心更加直接了,打着公家的名义明目张胆地不断收取贿赂。

豪强大姓,蚕食无厌,四亡也”,有权势的富家侵占百姓的财物,贪婪无厌,这是第四种原因。就像现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勾结官员,侵占百姓的土地。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不明因果所导致。

一个人的财富是结果,原因是财布施,不是从盘剥百姓而来。所以财布施得财富,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如果有钱却不知道布施,反而更加贪得无厌,会愈来愈贫穷。《大学》中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不义之财终究是会败散掉的。

苛吏繇役,失农桑时,五亡也”,“繇役”也写作“徭役”,是古代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等工作。残酷苛刻的官吏征招劳役,贻误农时,这是第五种百姓流亡的原因。在现代也可以看到,有一些苛虐的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大搞政绩工程,不惜扰民,占用农民的时间去搞政绩工程,扰乱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遮列”是列队遮拦。乡间村落里常常响起警报声,全村男女都要出动防卫,这是第六种导致百姓流亡的原因。社会治安不好,所以会经常响起警报,百姓生活不安定,民不聊生,身心不安。

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盗贼肆虐,抢夺百姓的财物,这是第七种导致百姓流亡的原因。一个地方有强盗出没,就像现在的地头蛇、黑社会打家劫舍,收取保护费,百姓自然不愿意继续住在这里。

盗贼之所以偷盗,也是因为不明因果,不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是因为不明理,所以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反而使自己命里的财富打了折扣,自己却不知道,还以为这是自己通过打家劫舍所赚得的,这就叫“小人冤枉做小人”。所以人如果明白因果的道理,就会身心轻安,不会患得患失。

七亡尚可,又有七死”,这七种流亡的情况还不算厉害,还有种逼死百姓的情况。酷吏驱杀,一死也”,残酷的官吏殴打杀害百姓,这是第一。“治狱深刻,二死也”,审理案件太苛刻,此其二。“冤陷无辜,三死也”,冤枉陷害无辜的百姓,此其三。“盗贼横发,四死也”,盗贼遍地,这是其中之四。

怨雠相残,五死也”,冤家仇人之间相互残杀,这是第五种。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分,人不会聚在一起。怨仇碰到一起怎么办?如果以怨报怨,就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要化敌为友。

怎样才能够化敌为友?要从心念上转变。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同样的道理,“恨出者恨返,祸往者祸来”。与别人对立,是怨恨别人的心,反过来别人也会与我们对立,得来的是仇恨。如此怨会愈结愈深,没有解开之日。所以要能够从心念上改变这个因果。

最初我们对人好的时候,别人仍然会误解,会怀疑,但是要有耐心。就像刚把一块木头从海里捞起来,立刻就想把它点着,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把它捞起来后将水抖干,再放在太阳下晾上几日,甚至几个月,最后才能够把这块木头点着。所以要懂得转境界,“若能转境,则同如来”。靠什么转境界?靠自己心念的改变,这就是境随心转。一定要明了这个因果关系。

岁恶饥饿,六死也”,年景不好,收成极坏,百姓忍饥挨饿,这是第六种导致民众死亡的原因。

时气疾疫,七死也”,一时传染病流行,百姓感染发病,此其七。

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百姓有七种流亡的原因,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利益,要想使国家安定,实在太难了。百姓有七种丧命的情况,却没有丝毫生存的机会,要想废弃刑罚,让百姓安稳生活,也实在太难了。

这一段论述放在爱民,首先提醒为官者、领导者要能体会到底层百姓的不容易,不能高高在上,做事全凭想当然,拍着脑袋做决策,要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基层的状况,否则就不能够体恤百姓的疾苦。

《易经》中说,“天地不交,否”,天在上,地在下,天气是轻,地气是重而浊,所以天气愈来愈往上升,地气愈来愈往下沉,天地之气不能相交,这是否。下情不能够上达,上面的决策就会有失误,就叫否。

第二就是做官的目的和办事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百姓,而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不能为了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过度役使百姓,过度扰民,劳民伤财,也会导致民愤人怨。

而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少因果教育。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加强为官者的因果教育。古代的地方官常用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可侮,上天难欺”,时时提起自己的敬畏之心。


习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警示各级领导干部时谈到,“别看你现在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举头三尺有神明,要常怀敬畏之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为人民服务。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方向,不是服务于民,而是祸害百姓,需要承担的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所以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不畏他知畏己知”的敬畏之心,才能不犯事,不惹事,不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祸及百姓,伤及自身。这是爱民。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