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双暂停”的日子,师父们都在做什么?


这场“本以为短暂”的疫情,如今伴随我们已有两年多了。疫情之下,人们原有的生活秩序被一次次打乱,又被一次次重建,此间的种种滋味,我们都共同经历。

疫情期间,多数寺院实行了“双暂停”的政策,即暂停开放场所、暂停一切集体宗教活动的政策,不接待游客和信众。在“双暂停”中,师父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又在这场疫情中体悟到了什么?《师父曰》采访了几位经历了“双暂停”的法师,试图抛开那些宏大的叙事,从微观的角度,向大家展示疫情之下师父们的生活片段,为广大的佛弟子们带去一份信心。

在这个物理空间被人为分隔的时期,所幸还有信仰,将你我彼此联系。

以下是师父们的讲述——



编辑|耳青

图片|除标注外,均源自网络

@义田法师,潮州开元寺 

都说,潮州开元寺是潮汕“第一大庙”。虽然寺院面积不算太大,但建筑颇有唐宋遗风,文物古迹也数不胜数。挂满悬廊的潮汕灯笼、飞檐上精美的嵌瓷镶花,都为整座寺院增添了浓浓的潮汕文化特色。

寺院的住众已达百余,除了传统的建筑和格局外,还设有佛学院、图书馆等来满足当代僧人的学修生活。

开元寺,自建寺以来,历经千年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光辉使它已经牢牢印刻在当地人心里,这便是所说的“第一大”,无人可比,无人可代。

潮州开元寺,受访者供图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打的人们措手不及,紧接着都是各种防护措施的开展,开元寺这座千年古刹也迎来了新的考验。

疫情之下的“双暂停”政策,说是对寺院的考验,实际是对每一个常住在此僧人的考验,更是对我们修学生活的检验。

凌晨五点,随着手机闹钟的响起,我一天的生活也由此开始,由于“双暂停”的缘故,早晚课诵暂时取消。醒来之后的我便没有着急去洗漱,而是给自己垫了一个靠垫,盘起双腿,老和尚讲过:清晨起床打一坐,神思饱满不乏困。我起床的第一个小时便是在禅修中度过的。

禅修结束,穿衣洗漱,顺便简单打扫一下屋里的卫生,这个时候便是早斋的时间。疫情原因,暂停了大众过堂,将餐食打回屋子各自用餐。餐后在屋里小走片刻,消食健身一样也不能少。

运动的差不多了,点上一炉好香,让自己安静半刻,从躁动的状态安止下来。诵经,就要静心一念,没有安静的心又如何能专心念诵?一卷普门品,三圈观世音,经文和圣号让我又回归了恬静而祥和的状态。这个时候,泡一杯凤凰单枞,再看一看信论疏略,简直不要太享受,但是再享受也要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吃饭,我可是相当积极,尤其是斋堂的午饭,就像开盲盒一样,次次都会给我带来惊喜。

当然了,餐后散步也是必须的,虽然不能出寺院去韩江边上吹吹风,但是不妨碍我在佛学院楼下赏赏花。开元寺是潮汕第一大庙,又地处潮州市中心,旁边就是著名旅游打卡地——牌坊街,那每天的游客啊,一波接一波,有时候我都觉得不像是所寺院,更像是个喧闹的菜市场,不过看着每个人虔诚的礼拜,我又觉得这喧闹也值得了。

突然的疫情,突然的山门紧闭,在大殿旁的菩提树下发呆,感受着突然的寂静,有些不适应。心里想着,当年本师就是在这样的树下成佛的么?这树够高够大,枝叶够密,难怪能遮风挡雨——绝对不是中年大叔顶上的地中海,漏风漏雨。想着想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忘记了各种不适应。

潮州开元寺,受访者供图

其实人的心都是很纯粹的,纯粹到我这时候都犯困了,午休肯定是我必不可少的项目,雷打不动。当然,各位一定猜到,我肯定是在闹铃声中醒来的,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沉醉负白首,舒怀成大观。是非都付梦,语默不妨禅。醒,亦在人间;梦,亦在人间。然后还是醒来一坐,也顺便把功课一圈准提咒念了,这半个下午就过去了。

俗话说,劳逸要结合,《酉阳杂俎》这本书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别忘记打个香撰,泡杯咖啡,这另外半个下午就这么用完了。当然,晚餐还是各自取回来吃,下饭菜依然是新闻频道,国家大事,时事新闻,作为新时代的出家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国为本,爱党为纲,爱教为宗,学修并重,回馈社会是我们要牢记的方向。晚餐过后开启抖音模式,众生百态,世间万象,搞笑段子,人文生活尽在其中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看不懂世间百态,又如何去品味人生,不能品味人生如何去了解众生,不了解又怎样去普度众生呢?

一卷普门品,五圈观音圣号作为一天的结束再好不过了,回向过后和母亲挂个视频,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疫情期间,虽然出家了,但是身为人子不能忘记对父母的关怀和恩情。接下来就是洗漱准备养息了,养息之前静坐三刻,摸头回忆今日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古人云,一日当三省吾身。我虽做不到三省,但是思维一天的所做所想还是可以的。最后,大家知道: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潮州开元寺,受访者供图

这就是我双暂停中普通的一天,从刚开始的惊愕不适,到后来的适应习惯,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烦恼和牢骚,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过去的。疫情防控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安住当下,身心不乱,不也正是我们出家人的行持么?

在此要感恩,感恩国家的强大,为我们提供对抗疫情所有便利的措施和防护,感恩寺院和方丈和尚给我们提供安稳的修学和生活环境,“双暂停”代表寺院没有外界的收入,在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维持现状,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所能做的,就是每日于三宝前为他们诚心祈祷,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安住当下,守住身心,不要乱跑。 




@续祥法师,博主@小师父的瘦金体,北京

疫情期间我的日常,大概就是读书,运动,最近开始打羽毛球了。另外,必不可少的就是我的“本行”,书法。

僧家自古就有游戏翰墨的传统,疫情期间,少了在外的活动,每天练字的时间多了起来,书法和佛法的共通点颇多,但我觉得比较受益的是在“输入”的时候,通过临帖去解除我执,在“输出”时,通过创作去分享法喜。

临帖时,需要把自己过去的成见和思维定势完全打破,与古为徒,在这个阶段颇有点“我慢高山法水难入”的意味。我执、我慢越强,就会做越多的无用功,反之若能虚心研摹,长进也就越大。虚其心,方能实其腹,诚不我欺。

每天练字之后,我都会分享一些习字的成果发到网上,这也是疫情期间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关注我的人之中,除了少量的教内人士和善信,有很大部分都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感兴趣的普通网友,也因法师账号定位,拉近他们和佛教的距离。留言我基本上都会看,并且挑选一些有趣的评论进行互动。大家对我这个身份的观感会随着了解的加深越来越立体。

我觉得做账号比较有意义的一点,是很多人受我影响,对佛教有了亲切感和好感,种下善根。原先有偏见的,我也能借着文化的桥梁和平地和他们沟通,松动他们的偏见。

续祥法师书法作品,受访者供图

文化的一个功用,就是以文化之,换而言之,文化就是一种“影响力”。正是因为传教需要这种影响力,才有了佛教在文化方面的璀璨成果,这个道理今天依然适用。

通过一些相对浅显的道理,解决普罗大众的迷惑。再徐徐图之,如果可以教育、转化成为正信的佛教徒,那自然最好;即便不能,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也能让这些不了解佛教的人对佛教产生一种亲近感,让佛教的生存土壤更为丰厚。如果一上来就是“五法三自性”“如来藏阿赖耶”这种知识,或者先对大家提出很多要求,就会让人们望而生畏。先以欲勾牵,先为大家提供情绪价值,产生最基础的‘用户粘性’,再启发他们自行探索,是更符合时节因缘的弘法方式。

说回生活,疫情期间寺院暂停开放,除了安静了很多,和平日也没有什么别的不同。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应该就是我们在寺院遛弯儿的时候,不用担心被长枪短炮的“老法师”们偷拍了吧(笑)。

受访者供图


@一位匿名小和尚,广东

我常住的寺院位于一线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都市中的寺院。住持大和尚非常的慈悲,法门宏开,根据不同根性的众生,开设了不同的弘法项目,接应的众生也很多。无论念佛还是禅修,师父和居士们都非常的精进。

佛陀告诉我们,无论外缘条件如何,都要把心安顿好,安心办道。其实“双暂停”对于师父们修习用功,是没多大影响的,反倒是更加的精进了。每天除了早晚课,就是自修项目,我平时喜欢诵经,“双暂停”期间,除了诵平时常修持的经典外,还看了一些论典,有了这些法乳的灌溉,收获挺多的。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讲堂上与信众交流,寺院“双暂停”了,只有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线上交流了,每天会固定用一部分时间,回复信众们的留言。

常住寺院由于处于市区中心地段,平时的信众和游客都络绎不绝,“双暂停”了,就只剩下师父和留在寺院发心的居士了,环境上,相对起来就安静很多,但寺院的日常工作没变,各个殿堂的供品和清洁工作都如常。时常会看到一些善信,在寺院门口处,安安静静地诵经,更多的是咨询寺院什么时候恢复开放。其实,对他们来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宗教生活也是必须的。

“双暂停”期间,学修生活都是如常的,由于寺院考虑的比较周到,后勤方面做的很好,所以,日常生活不存在什么困难的问题。修行上也是一样,遇到什么困难,可向寺院的师父或者通过网络向异地的善知识们请教。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修行方式,求学之心不变就好。

往返殿堂之间,每天都经过两棵古榕树,“双暂停”的时候,觉得它是掉叶子的,逐渐掉光了。又逐渐地抽了新芽,嫩绿嫩绿的甚是好看;再过几天,发现嫩叶又变绿了,又过几天,满树都是绿叶,树荫把半个院子遮住了。如果换做以前,是没有那么细心去观察周围的环境的,游客少了,看到了一些就在自己身边,却又常常因为匆匆过而失去的美景。这到底是我的心不够细,还是一直在攀外面的缘呢?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师父曰

师父曰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师父曰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师父曰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师父曰。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