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曲寺的有关厉鬼传说


四川阿坝州下阿坝藏扎村安羌小村,有个修行人,曾修过玛吉拉准的能断法,后又修莲花生大师忿怒咒,满意一亿遍,虽修持甚勤,但不修菩提心。一日,被魔得便,惑其上吊而死,因无悲心,难以往生,但有持咒所获定力,遂为厉鬼,常常串行村中,摇铃响鼓,搔扰村人。村里老出怪事,财物或被火烧,家畜更是死个没完。

一天,下阿坝安曲寺的几个格西遽然患病,吃药不该,不治而死。经卜算,是此鬼做祟。

安曲寺密布金刚学院遂修诛法,但没能降伏,反倒惹恼厉鬼,屡次现身,扬言要报复。此后,寺里人老见一个喇嘛,举着念珠问,你知道吗?这是什么意思?意态口气,较为满意,意思是他已念了一亿遍莲师忿怒咒了,生前因此骄慢,死后亦很自傲。寺里喇嘛老有上吊而死者。

一次,一个老喇嘛又上吊了,正好有人发现了,马上将他抢救下来,问他为啥寻死?喇嘛说他看到一个老和尚拿个念珠,要给他戴,他就伸出脑袋,并不知自己上了吊。

大家这才知道,曾经死的那些喇嘛,都是叫厉鬼迷死的。

寺里先后有十七个格西死了,神识变成魔的眷属。

上师开示道:多闻当然首要,但代替不了修证。许多格西平常谈论佛法,纸上谈兵,一遇魔事,束手无策。逝世到时,更是手忙脚乱。平生所知虽多,但无定力,终难脱节。所学所修,如鸟之双翼,缺一不行。

安曲寺派人请来了六世贡唐仓大师,告以情状,乞请降伏。贡唐仓大师观了原因,说此厉鬼,和我没有缘分,但与你寺中的一个叫索南木扎巴的格西有缘,能够请他降伏。

掌管遂叫索南木扎巴建立坛城,修大威德金刚诛业火供。建好坛城,闭关专修。夜里,恶鬼前来,趋近坛城,说:你是我的学徒,为啥诛我?索南木扎巴问:我咋是你的学徒?厉鬼说:你仔细想,在你一岁的时分,我给你传过皈依、米遮玛和莲师忿怒咒。索南木扎巴一想,果然有这事,就说:你即然是我的上师,就进入坛城,接受我的供养吧。厉鬼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坛城,接受学徒的供养。

贡唐仓大师悉知此事,悄然走近关房,挑帘一看,那厉鬼,正坐在坛城中接受供养呢,就显忿怒相赶跑恶鬼。索南木扎巴修法已毕,出了关。贡唐仓大师佯装不知,问:你降伏了没?索南木扎巴闪烁其词,说:差不多了。贡唐仓大师笑着用念珠打了他一下,道:你降伏了个啥?怕是在供养他吧?

这事,变成安曲寺的一个笑话。

后来,贡唐仓大师招来厉鬼,为两头调解。寺里派一个管家来。管家说厉鬼不该祸害人,鬼说谁叫寺里用诛法,害得他成天身子疼。两头各执一辞,争论不休。贡唐仓大师调解道:今后,寺里也再别修诛法,恶鬼也再别害人。两头达成协议,各按指印。那鬼虽无形,但纸上却赫然有指印,至今,那协议还在安曲寺里保存着。

此后,此鬼虽不害人,但他不时现身,见了人,就抖着念珠问:这是什么意思?神态较为自得。一天,江贡上师正在禅修,厉鬼进来,足踏在上师头上。上师化为大威德金刚,将其踏入脚下。厉鬼连连告饶,江贡上师叫他立誓护法,并叫他饮下三昧耶水。

悉数的效果者都必须通过一个时期:降魔。正如《密勒日巴大师歌集》的译者张澄基先生所说:

降魔为成道前后,尤其是成道前之一种一定的表象。释迦先降魔而后成正觉。降魔,据佛教传统说法则为悉数诸佛成道时所通过的程序,即所谓的八相成道中不行缺少的一项,降魔然后成道,是善与恶、或神与魔之间的长期斗争,其最终成功者仍是善或神。此绵绵无尽的长期斗争,真是一篇可歌可泣、多彩多姿的大史诗。而此大史诗之主角,由佛教的眼光看来,则是每一个具有佛性的有情。他们每人都有一篇说不尽的动听故事,用各种不一样的方法来表现善恶之间的长期斗争及善之最终成功的大结局。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关于因果故事

因果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因果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因果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因果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