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最平等的


佛法是最平等的

世间上嫌贫爱富的势利眼光多得很,但富贵的人不会永久富贵;贫穷的人不会永久贫穷。有权有势的人,欺人压人,来生总是可悲的。

过去,印度的社会,对於阶级的观念,非常重视。其中有一族最下贱,最受人看不起的是首陀罗族。他们的生活非常苦,大多都是为人家的奴婢,受主人的虐待,其余的不是整天在田里做工的农民,就是劳苦的工人。

在舍卫城中,有一个首陀罗族的人,名叫尼提。他专门在替人家挑粪,做些辛苦的工作,赚一点微薄的工钱维持生活。他为人很诚实、俭朴、不夸言、不懈怠。有一次,佛陀入定观照中,知道尼提这个人,业障已消除了,该是离苦得度的时候。因此,他和阿难一同上街,来到一条巷口,可真巧,尼提挑着粪,从巷里走出来。他看见佛陀的光临,又想起自身的下贱,就要躲避起来,怕和大圣者佛陀见面。可是小巷路太窄,使他无法躲藏。正在心慌意乱的当儿,挑粪的桶子,竟撞破了。尼提淋得满身都是粪污。他更加惭愧畏惧,低下头不敢见佛。佛陀走到他的身边时,就对尼提说道:尼提!你愿意出家吗?你喜不喜欢脱离痛苦?

尼提满面愧色地说道:佛陀是崇高尊贵,是金轮法王,随从的弟子,也都是贵族的人。我生来下贱,怎么能和他们相比?我那有这么大的福报可以出家?

佛陀告诉尼提说道:尼提,佛法最精妙,犹如净水一样,能够洗净一切肮脏,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净水的洗涤,马上焕然全新。尼提!佛法又如烈火,能够烧尽一切,无论大小,无论新的、旧的,一触到火,马上变成灰烬。

尼提!佛法是最平等的,没有富贵和贫贱的分别,没有男女老幼的差异,只要愿意脱离痛苦,勤行修持,无论是谁都可以出家。

佛陀的话,使尼提非常惊讶感动。就此,跟着佛陀到祇园精舍,剃度出家。后来他精勤修行,很快的得证须陀洹果。得了须陀洹果以后,他继续听经闻法,静坐修禅,渐渐开启智慧的大门,对於佛陀所说的奥妙法理,都能了解,能奉行,因此,又得到罗汉果。

当尼提出家的时候,很多庸俗的人民,都生起烦恼。他们认为一个挑粪的尼提,怎么可以做大圣者佛陀的出家弟子?他出身卑贱,怎么可以受大众的供养?群众的议论,很快地传到国王的耳里。波斯匿王听到这消息,心里起了疑惑,就乘上宝车,来到祇园精舍,来请教佛陀。车到门前,国王下来,走向树荫下休息。这时看见旁边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一位威仪端庄的比丘,在那儿缝补衣服。波斯匿王很高兴地走向前去说道:尊者!我想要求见佛陀,请麻烦通报一下,可以吗?

坐在石头上的比丘答应以后,就从石头中,踊身进去,过一会儿,又从石头中踊出来,并对大王说道:佛陀允许大王现在见面。

波斯匿王看到这位比丘,从无门无缝的石头中,能进出自如,实为奇怪,因此,见了佛陀,顶礼以后,就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刚才我麻烦他来通报你的比丘,是何尊号?他的神通力真是少见。

佛陀微笑地对波斯匿王说道:大王!你今天特地来此要问的问题,不就是尼提的事吗?我化度你们认为最卑贱的人,现在,在我的教导下,他已证了罗汉果。大王!刚才你所遇到的比丘,就是尼提。

佛陀说话时,把波斯匿王的我慢心扫除了。佛陀又说道:凡是生於世上的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是他们自己的业力所造就,如果对人能仁慈、谦虚、敬长护幼,那一定生为贵人。相反地,一个凶恶强暴,骄慢放荡的人,他的后果一定生为卑贱。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以后,很称赞佛陀的威德。他知道佛陀的悲心,能够提拔痛苦的众生,使他们得安乐。波斯匿王又问及尼提为什么生於卑贱的原因。佛陀说道:过去,迦叶如来涅槃以后,在十万人的僧团中,有一个比丘,很骄傲恃势,自己的事情还要叫同伴们为他做。有一次,他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懒得起床,因此,呼叫同伴为他扫除房间,把别人当作使者,不尊敬别人。由於这段因缘,在五百生中,都生为除粪人。今世能遇佛得度,也是当时出家学道的功德。佛陀讲完以后,波斯匿王以及大众,再也不敢随便轻慢人。

佛教里,亦是最自由、最平等,没有专制,毫不偏袒。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关于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活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活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活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