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香文化——雅俗各立,深入内境


明、清两代大致沿袭宋人的品香文化。更深入到一般人家,内化到生活细节;品香仪轨繁复,手法细腻,讲究器皿用具。伍绍棠在《长物志》的跋里写道有明中叶,天下承平,士大夫以雅儒相尚,若评书、品画、饮茗、焚香、弹琴、选石等事,无一不精。《长物志》是文震亨(文征明的曾孙)所著,即所谓长身玉立,善自标置,所至必窗明几净,扫地焚香。所谓长物即是身外之物不是生活必需品,这种对无用之物讲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晚明时期的生活态度与风雅标榜。这些人经常自号名士或山人,也常被用作为对读书进仕功利主义反抗的代名词。

此时的香文化,注重在生活情趣的经营,品香是自我的意趣追求,也融入了相关的文化中。如明戏曲名家屠隆《考盘余事》有《香笺》一章;高濂的《遵生八笺》中的《清赏燕玩笺》就有《焚香七要》;褐色先生张应文作《清秘藏》也论及名香,焚香时何种香炉配何种香材、香具,香品应乘于何种香盒,收藏香要如何与密共养等等。此时,品香文化已经走向文人密玩的私人领域。

周嘉胄著作《香乘》二十八卷,是明朝的香书大全,也是历代尊崇的伟大整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虽是植物的百科全书,其中关于香草和香材的资料确实齐全。

同时,此时香的制品也技术成熟,线香、卧香、塔香、棒香都很齐全。民间用香更多用途;祭祀。计时、药用、实用、驱虫、除污等,与上所说文人雅士的精致品香文化正好相异其趣。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郑和下西洋带回许多南洋香材与一手资料,却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并且禁止使用番香,购买番货。外国的贸易商却是大举通商,香港的发展与此时香市发达息息相关,也因此而得名。

有清一朝为了孤立郑成功,康熙皇帝下禁海令与迁海令;海禁可能是清朝以后香文化萎缩的因素,在这一点可以说已经成为历史公案?但是,东莞香农有传说在雍正时期,纷纷桀香树逃亡,因此断绝了香材的源头?另外,几次文字禁论禁止文人私下聚会,也让文人失去了品香论香的文化追求,也许品香艺术因此而萎缩,余下的仅仅是民间的一种活动。香学也从此走入民间,落入凡尘。留在书册的字里行间,一般人没去认真探究。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却习惯于;端午节悬挂艾蒲,挂香包,重阳节插茱荑,春节饮椒酒,或于神坛烧香拜拜,燃香驱虫。这些生活的轨迹中,我们在无意间已经复制前人的一切生活习惯,其实我们早就活在香文化之中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关于香道

香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香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香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香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