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富足:身上没病,心里没事,好友几个,优雅自如


什么是真正的富足?

西汉时,在四川成都,有一个隐士严遵,他每天挣到一百钱就关上店铺,开始读书。

当地有一个富人罗冲,见严遵生活清贫,就要接济他,给严遵送来钱粮。

严遵谢绝了,他对罗冲说:“我富足,而你贫乏,怎么可以让贫乏的你来接济富足的我呢?”

罗冲惊讶地问道:“我拥有万金之富,你没有一石粮,却说你富足而我贫乏,这不是很荒谬吗?”

严遵说:“不是这样的。我曾经去你家,见你深夜还没有休息,日夜忙碌,却从未有满足。我虽然每天挣一百钱,却有时间读书,家里有几百钱的剩余,钱花不出去,钱上的尘土都已经积到一寸厚了。这不是我富足而你贫乏吗?”

罗冲听后,感到很惭愧。

严遵的话说出了富足和贫乏的判断标准:人不能为了金钱而活,不能成为财富的奴隶,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为了财富而不顾及其它,这样虽富亦贫。

佛经里说,人有四大富足:“无疾第一利,知足第二富,善友第一厚,无为第一安。”

这四大富足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身上没病,心里没事,好友几个,优雅自如。

身上没病

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一个小小的感冒足以让人好几天不舒服,无法安心做事,而一场大病不但使自己苦恼,也让亲人担忧,所以说,有什么也千万别有病。

无病一身轻,身体健康才能心情愉快,才能追求事业成功,才有幸福生活。

你能用健康换取金钱,却很难用金钱换取健康。不管你向往的生活是如何,好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

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平平淡淡就是平安,就是无病无灾。

人生在世,无病无灾,家人健康平安地在一起,就是一切。

生活,无病无灾,平安就好!拥有了稳定的基石,还怕没有精彩瞬间的填入吗?

人只能活一次,不能够任性地要求再活五百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使这一生健康快乐。

心里没事

心里没事,就是心无烦恼,没有心事,时时知足,事事知足。

人有贪欲,徒然带给自己烦恼,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没有实现欲望之前,已经饱受痛苦煎熬了,如果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摄取,那就会带来灾祸。

古时候,民间流传有一首《十不足诗》:

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

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

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

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

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了人心的不知足,无有止境。

我们何尝不是一边抱怨生活艰难,一边艰难地生活,其实人生完全可以退一步想,简单一点活,生活不会因为我们的焦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我们的知足而没有收获。

好友几个

清代沈复在他的自传《浮生六记》里说:“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自己一个人独乐,不如与别人一起快乐,人生怎么可以缺少朋友呢?

古龙说:“对一个情绪低落的人来说,朋友的一句鼓励,甚至比世上所有的良药都有用。”

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好友的热情鼓励、热心帮助,暖身暖心,可以让我们重新站起,走过泥泞。

优雅自如

千金易得,优雅难求;富人常见,自如少有。

有人说:“天地虽小,但能够容下一个优雅而干净的灵魂,已经足矣。”

“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的优雅自如,一点也不庸俗,反倒是契合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

工作日,出行便捷,归家从容。节假日,或在宽敞的阳台之上安静阅读,沐浴阳光,细嗅花香;或带着孩子,陪同父母,在公园里玩耍散心,感受自然,尽享天伦。

这或许是今天我们应该向往的优雅自如。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