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地藏法门,是以地藏三经自成体系,理相修证具足的一个学佛法门。

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乃是证佛道之不二法门。菩提心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觉悟心,乃佛法之精髓。然诸法皆有缘起,生起菩提心亦需因缘具足,否则菩提难生,依《地藏经》起修,则为修菩提心之殊胜法门,经中文虽浅显,但义理深藏,发心修习,所获功德,不可思议。

《地藏经》中所云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亡母之事,虽系明叙地藏本事,实则暗说发心之法。

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其母即为念母之恩、报母之恩,继而推而广之,发起广大誓愿,生出菩提之心,故学者修习地藏法门,亦先当思念吾母之恩义,生起感恩慈悲之心,再思量众生在无始劫前皆为吾之父母,对吾疼爱有加,如护已目,如爱掌珠。由此学者便易对无量众生发起之广大无边菩提之心。

地藏法门之殊胜由此可见一斑,此发心之法,可遍布于过去、现在、未来六道无量众生。

《地藏经》所提及地藏本事、修习方法皆为佛菩萨令六道众生发菩提心、种成佛因所设之善巧方便,或诵经、或称名、或忏悔、或发愿、或塑画形象、或瞻礼赞叹、或布施供养,或解说因果,种种法门,不一而足,理法兼容,皆达佛道,学者宜深心体会,依法而行,切不可将本经随意放过,甚至附会俗论,以为诵地藏经只为超度亡灵,大囧琺小用,不啻明珠暗投。

修习地藏法门,应常怀忏悔之心,即在佛菩萨圣像前,圣心发露所行罪业,誓不再犯。

深信因果报

《地藏经》以因果报应为宗旨,劝人改恶向善。全经十三品:〈忉利天神通品第一〉至〈地狱名号品第五〉阐述恶业的报应;〈如来赞叹品第六〉至〈嘱累人天品第十三〉宣扬善业的功德。

因果报应思想除指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外,更重要的是,它强调自作自受的道理,认为众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中国原有的善恶报应,是由上天鬼神的赏善罚恶来体现的,着重教人畏果,是他律性的道德规范;但佛教的因果报应则强调自觉,旨意劝人畏因,将恶因消灭于酝酿时期,把他律性提升为自律性的道德规范。

经中描述地狱的惨状甚为详尽,为众生提供了一面反观行为的镜子,照见自己造业后所遭受的无边痛苦。

〈地狱名号品第五〉说: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地狱的果报,是自己所造的罪业所招感的。

所以,学佛者首先必须深信因果报应的道理。切莫种下恶因,要经常警觉和自省,择善去恶,提高内心的精神境界修行层次。

广行十善业道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则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从无始以来,众生因为妄想执著,遂尔迷惑造业,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所以妄执是因,作业是缘。既知六道轮回是由造业所缘起的,只要断灭业缘,净化妄执,就能超脱生死了!

什么是业?

我们的身、口、意所造的一切善恶事业。佛经说身、口、意三业能作十恶:杀生(杀害生命)、偷盗(盗取财物)、邪淫(淫狎行为)、妄语(虚诳不实之语)、绮语(杂秽不正之语)、恶口(骂詈恼人之语)、两舌(离间两方之语)、悭贪(悭吝贪著)、嗔恚(嗔忿恚怒)、邪见(暗眛迷理)。

身、口、意三业亦能作十善,是谓十善业道。其中有两个层次:先止恶,后行善

止恶:即是止息十恶,不恼众生。

身: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

口:不妄语、不绮语 、不恶口、不两舌

意:不悭吝、不嗔恚、 不邪见

行善:即是修行十善,利乐一切。

(一)身:

1.救护生命(不但不杀生,更能救护众生)

2.布施资财(不但不偷盗,更能布施结缘

3.遵修梵行(不但不淫邪,更能清净梵行)

(二)口:

4. 说诚实语(不但不妄语,更能说话诚实)

5. 善言安慰(不但不恶口,更能柔顺言语)

6. 作利益语(不但不绮语,更能正直言语)

7. 和合彼此(不但不两舌,更能和合悦众)

(三)意:

8.常怀舍心(不但不悭贪,更能布施结缘)

9.恒生慈念(不但不嗔恚,更能广行慈悲)

10.正知正见(不但不邪见,更能正信因果)

根据《地藏十轮经》卷九所述: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盘,亦不令他脱生死苦。

凡修习地藏法门者,必须广行十善业道。止息十恶,修行十善。对在家居士来说,生活在尔虞我诈的大都会中,修习十善业道是难事,但只要随份随力,竭尽己能,必会渐渐减除恶缘,增长善业,成就净行的。

持念地藏菩萨圣号

学佛者虽能修习佛法,但毕竟是业缚凡夫,一旦遇到逆境、恶缘、疾病,必会产生烦恼,障碍自己的修行。倘若恒常得蒙地藏菩萨的庇护,那就无此顾虑了。

据《地藏十轮经》所述:地藏菩萨在常寂光中,现在每日晨朝之时,于定中入无量三昧禅那,观察一切受苦众生,随机赴感,而予以救渡。但是,众生必须与菩萨沟通,才能发生感应啊!

念地藏菩萨圣号和礼拜地藏菩萨形像,就是与菩萨进行沟通。

《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说: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皈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象,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

所以,只要能安奉地藏菩萨像,并经常以香花、鲜果、净水等供养,每天抽出十五至三十分钟的时间,礼拜及持念地藏菩萨圣号,至诚恳切,自然能与菩萨感应道交,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

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经》宣说地藏菩萨的誓愿和果德,比《地藏十轮经》较为通俗易懂。《占察善恶业报经》教人以木轮相法去占察善恶、苦乐、吉凶等事,非初学者所能理解,所以修地藏法门者,大多数以《地藏经》为每日课诵之经。

关于诵经功德,《地藏经》〈嘱累人天品第十三〉说: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得二十八种利益。

修习地藏法门者,每日应读诵《地藏经》。全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三品。行者每次可诵三卷,或二卷,或一卷,甚至一品亦可以;多少应视个别情况而定。

如果时间许可,一次诵完三卷最为圆满。读诵时要有至诚心,端身正坐,专心一志,尽力摒除杂念。

诵经时最好选择清静处。如果环境不许可,亦不一定要静境;但必须心静。若气躁心浮,杂念纷纭,则功德较少。

发愿与回向

凡学佛者(上至菩萨,下至初皈依者),都已经发过通愿,即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除了通愿外,菩萨都各有别愿的。地藏菩萨的别愿是无限的慈悲与无尽的布施: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有不少虔诚的学佛者,喜欢每天于课诵完毕后,长跪于菩萨像前,另发别愿的。

何谓别愿呢?

别愿就是自己个别立誓的愿望。例如扶贫助学,护法放生,乃至义务照顾病人等善行。每天在菩萨像前重复自己的别愿,颇能激励内心的善性,提升修持的精神境界。

除了发愿外,必须合掌至诚回向,将当日礼拜念诵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或某病人、或自己,使所求之愿,得蒙地藏菩萨感应,早日圆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