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教授: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陈坚

十九世纪的德国大哲费尔巴哈曾说过:“世上若没有死,就不会有宗教”,这话若用在佛教上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如果世上没有死(指人身之死)这回事,也许就不会有佛教及其存续与发展,至少佛教的作用,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佛教就不会是现在的这种繁荣局面。虽然从佛教史上看,佛教并不仅仅局限在死上做文章,它还有更为广阔的精神空间和社会接触面——若非如此,佛教亦难以繁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如何坦然地面对死,这是佛教给予世人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是世人最想从佛教那里得到的人生指导。

我们都知道,死是人生的底线,人人都会死,一律平等,诚如一偈中所说“死至无贫富,无勤修善法;无贵亦无贱,老少无免者;无祈请可救,亦无欺诳处;无扞格得脱,一切无免者。”对于无人能免的死,人们本能地有一种畏惧,很难坦然面对。然而,佛教却能使人们免除对死的恐惧,这有禅诗为证,如唐末五代禅僧玄泰在感觉自己将西逝时,作一《遗偈》,曰:

今年六十五,四大将离主。

其道自玄玄,个中无佛祖。

不用剃须,不有澡浴。

一堆猛火,千足万足。

好一个潇洒的玄泰!在他看来,死就死呗,何可足惜,付之一炬就是了。人本是“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四大”散,因而根本就没有必要在临死之前大肆张罗一番,“不用剃须”,也“不须澡浴”,一切任其自然。这首禅诗表现了一个觉者超然的生死观,表现了一个悟道者的“真空有无观”。试想,一个“四大”和合的皮囊,哪还用得上净身剃须,一堆猛火则“千足万足”矣。人本自空,终于归空,然而这个空却不是断灭空,而是玄之又玄的妙有。既然一切是空,又何谈什么佛什么祖。僧人玄泰之于生死的了然态度,难道于世人没有启发么?

玄泰的《遗偈》表明了佛教坦然超脱、于死不惧、视死如归的“死”观。这样的一种“死”观在五代曹洞宗禅师重云智晖的《辞世并戒门人偈》中亦得到了表现,该诗偈曰:

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

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

早拟移住处,事涉有憎爱。

待他摧毁时,彼时无相碍。

重云智晖禅师把“四大”和合而成的人身比作是一间父母为“我”修盖的一座房舍,人之将死,就是屋舍将坏。屋舍坏了,“我”移个住处就是了;屋舍最终塌毁,“我”已“乔迁新居”,两相无碍,何惧之有?以迁居来喻死,隐含着“生死不二”的无分别境界,因为,死只是迁,而不是灭,“我”从这儿迁到那儿,“我”依然还是“我”,这儿和那儿对“我”又有什么分别呢?可以说,玄泰的诗是从“四大皆空”的角度来表达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的,而重云智晖的诗则是从“生死不二”的角度来表达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的,两者殊途同归。再看清代大悲禅师的《绝笔诗》,内曰:

道我狂时不是狂,今朝收拾臭皮囊。

雪中明月团团冷,火里莲花瓣瓣香。

好向棒头寻出路,即从业海驾归航。

满炉榾柮都煨烬,十字街头作道场。

在这道诗中,大悲禅师连用四个比喻,将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他把死比作是“收拾臭皮囊”而已,这是何等地平实啊!其次,他把死后在火里焚化,比作是芳香四溢的“火里莲花”,而不是凄凉的“雪中明月”,这是何等地乐观啊!第三,他把死尸焚尽消失比作是从“业海驾归航”了,生前苦苦地从“当头棒喝”中寻出路,而死后则顺利地从业海远航上西天,犹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似地顺畅,这是何等地惬意啊!最后(也是一个总结),他把死看作是在人生的“十字街头”作了一次道场,在这个道场中,香炉中的“榾柮”(gǔduò,烧掉一截的断香)都全部焚尽了,一切圆满成功,这又是何等的功德啊!大悲禅师的这首《绝笔诗》如此详细形象地诠释了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堪称此类诗作中的上品。

不但在古代的佛教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佛教超然超脱的“死”观,而且如果我们能经常翻翻当代的佛教杂志,那么我们也会发现许多表达这种“死”观的作品,比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示寂后,《丛林》杂志(江西佛教协会主办)二○○年第三期刊登了一首朴老临终前写的诗偈,曰: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等何有,谁与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毫无疑问,这首四言偈同样明确地表达了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看了上述这样一些诗偈,读者诸君,你对死是不是会有一种全新的看法呢?佛教并不是象世俗的做法那样把“死”描绘成一个人见人怕、充满了青面獠牙的恶魔的地狱,而是把“死”描绘成一幅落花流水、清风明月的安详、静谧的水墨画。在佛教看来,死不是地狱,但也不是天堂,所以面对死,既不必惧怕,也不要欣喜,须知死只是人生中无数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情中的一件,跟我们平时的吃喝拉撒一样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因此,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死,大悲大喜地面对死都是与佛教背道而驰的。每当看到释迦牟尼佛安详而平静的慈容,我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对死的恐惧已在这副广袤而深邃的慈容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是的,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其核心无疑应该是不畏死,说得通俗点,就是不怕死,但是佛教的不怕死与历史和现实中所常见的种种殉道者的不怕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殉道者的不怕死是把死当作实现某种外在信仰的手段(如恐怖主义者劫机撞击纽约世贸大厦),而佛教的不怕死,则是一种人生圆满的境界。在佛教那里,死既不是做另一件事的手段,也不是做另一件事的目的,而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本身。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