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诚博士:中观学的基本观点


中观学的基本观点

嘉诚

中观是印大乘佛教首先出现的学派,此一学派约在公元2~3 世纪间由树菩萨所创。树上承阿含与般思想,确「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的中观宗旨。由于中观主张诸法毕竟空,所以中观学派又被称为空宗。在佛教史上,中观学派仅在印本土有其重要发展,而且也传到汉、藏二地,对该地区之佛教有深远的影响。过,中观在发展的过程中,却也出现和大乘佛教其他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如在印本土,中观到后期(约8~11 世纪)与唯发生合;在中国,中观则与如藏思想合;在西藏,中观则和思教合。本文所讨论的,并未包含融入说的部分,而是早期树《中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中期中观论师清辨和月称等人的见解。以下分为四个部分论述。

一、缘起论

中观的缘起论可以包含缘起的此缘性、相待性与空寂性等三种意义,它们大约相当于《中论》第26 品的十二缘起支,第24 品的性空缘起,以及归敬偈中的八缘起。缘起的此缘性与相待性,是清辨和月称依据「缘起」一词的梵文语法和字源所做出的解释。清辨将缘起解释为「此缘性」(ida pratyayat ),此缘性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意思,也就是由于有此因所以有彼果,它指出因果序的必然性。如《杂阿含经》所说的十二缘起支-缘无明有,缘有……乃至缘生有死,就是一种因果序性。每一支中的前支是后支的原因,后支是前支的结果,依序环节紧扣,形成有情转的因果必然性。反之,有情的还灭,则是此缘性的「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由于此因灭所以彼果灭,就十二缘起支而言,即是无明灭则灭,灭则灭…乃至死灭。

月称对缘起的看法,则越过这种时间先后的因果序之思考。月称根据缘起的字源提出「相待性」(apek ),相待性是一种对因果同时性的考察,它强调因与果之间的相依相待,如父与子之间就是互相依待的,子固然从父而生,可是如果没有子,父亦成其为父,因此父与子必须同时俱有,互相观待,才能成父与子的关系。如以十二缘起支而言,世尊曾指出「」与「名色」之间乃是互相依待的关系,亦即但是「名色」依于「」,同时「」也要依于「名色」。《杂阿含经》以「譬如三,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作比喻,以说明者之间相互依待的关系。

缘起的空寂性则表现在《中论》归敬偈中的八缘起-生灭,常断,一,出。八是形容缘起的真实相,凡夫由于能见空,于诸法执有决定相,所以入生灭、常断、一、去等边见。然而彻见空寂性的圣者,于诸法着决定相,故能远各种执见,直透缘起的真实相。除八之外,归敬偈第2 诗颂的「善灭诸戏论」也是形容缘起的真实相。依据梵文,「善灭诸戏论」包含「灭戏论」和「寂固」个语词,这个语词代表涅槃寂灭的境界,能表达缘起的空寂性之意义。

二、性空论

中观以性空为义教。空是对于有情自身与外在世界的考察,发现没有一物具有固定变的实体,所以诸法宛然有而毕竟空。中观的性空论可以分从存有论和宇宙论作探讨。先就存有论而言,中观认为一存在物,包括有情和物质都具有实体,它们的存在都只是依赖各种条件的组合,条件改变则存在物跟着改变,条件散则存在物跟着消灭,所以任何有情或物质的存在都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幻有),而是真实的存在(实有)。中观对于有情和物质的非真实存在,称为「我空」和「法空」。换言之,我空和法空,代表中观对一存在的看法。

中观的我空和法空,基本上是承袭自阿含的无我和无我所。树在《中论》第18 品就是从无我、无我所展开我、法二空的论述。我(tman),指的是外道的神我,神我意谓有情在断的生死中有一个常住灭的回主体。月称以为,一烦恼过患都是根源于萨迦耶见(有身见),而萨迦耶见则是以「我」为所缘,因此修者必须先破我,才能除掉萨迦耶见,除掉萨迦耶见才能断除一烦恼过患。简言之,「我」是对治烦恼必须首先破除的对象,所以月称认为树在第18 品一开始先破我。外道计我,外是在五蕴中计有我,或是于五蕴之外计有我,可是树说:「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我五阴,则非五阴相。」树在本颂使用难式破斥「我」与「五蕴」的一见,这等于断绝外道计我的可能性,由此而论证「无我」-「我空」。论证无我,就可以进一步论证「无我所」-「法空」,因为「我所」是依赖于「我」而展开的,如果没有我,当然也就没有我所有的一,,所以说:「或无有我,我所当何有?无我无我所,我我所即灭。」由此可见,树对于我空和法空的论证,是从烦恼的根源处-「我」下手,必先破我,才能破我所;破我,自我意(萨迦耶见)就没有所缘,破我所,我所的意也没有所缘。没有自我意和我所的意,由此而产生的一烦恼过患也就跟着止灭,烦恼止灭即得解脱

其次从宇宙论说,中观对于宇宙的生成变化从缘起的相待性观察,相待性意指诸法没有绝对的决定相,这论从因果、时间、空间或运动说,中观都认为有任何一法具有决定相,没有决定相就是性空,因此中观对于宇宙的观察仍是性空论。先从因果考察,任一因果无是相互依存的,但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譬如织成布,为因,布为果,则无布,布,则亦成布因,唯有与布相互依待,才能成因果关系。次就时、空而言,时间能物而存在,没有物体的运动也能感觉时间的逝,过、现、未三时也是相互观待才能成。同,空间也能开色法而独存,色以质碍为相,空间则以无碍为相,无碍相必在质碍的观待下才能呈现。由于诸法空无实体,所以中观反对时间上的剎那实有以及空间上的极微,对于从剎那与极微所引生的世界是常或无常,世界是有边或无边等问题,中观将这些边见斥为无记。此外,中观认为没有绝对的运动,去是动相,住是静相,唯有动与静的相互观待才能成运动。任何运动,必须在时间上有去时,在空间上有去者,在作用上有去法。换言之,有时间和空间才能有运动,由于时空没有自性,所以运动也同样没有自性。只有在无自性空的观点下,才能成缘起的时间、空间与运动。

三、二谛论

树在《中论》第24 品明文提到佛教的二谛-世俗谛与第一义谛(或胜义谛)。义净曾以「俗有真空」(世俗有而胜义空)指称中观宗义,可谓一语道破中观的二谛要旨。树以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可见二谛是可以藉由言语教说的。在梵文,谛与世俗都含有言语的意思,世俗则另含有习惯的意思。它所表达的意义是:唯有依赖于约定俗成的言语习惯,才能使第一义开显,由此而让世人通达第一义,入于涅槃。

谛的梵语,是由语根「存有」所派生的名词,其原意含有与存有有关的意思,印早期思想家又将「言说」视为表征「谛」(与存有有关)的事物,因此谛可以译为「真」或「实在」。真包含语言学意义,实在则包含存有论意义。清辨和月称对于二谛的诠释,与这个层面的意义密相关,清辨比较侧重在语言的层次,月称则侧重在存有的层次。如以三论宗的术语说,清辨的二谛论较接近于「言教二谛」,月称的二谛论则较接近于「境二谛」。言教二谛是把二谛仅视为佛的教说,而是种实在的境,因为真只有一个,它是可言说的。清辨在解析「第一义」这个复合词时,曾以梵语的有财释将第一义解为「有胜义的」,也就是「随顺胜义」的意思。随顺胜义虽然等于第一义的涅槃,但它可以藉由世俗名言随顺成就闻思修所成慧,以通达可说的第一义。清辨这个解释,指出二谛都是可以言说的,显然具有言教二谛的意味。反之,月称则把二谛视为凡圣种人的境,凡人所见为世俗谛体,圣者所见为胜义谛体。月称这个看法,是根据他对「世俗」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月称取「世俗」的语根所包含之覆盖或隐蔽的意思,认为在世俗中凡夫因被无明所覆盖,所以见到真实,凡夫所见到的只是虚妄的世俗谛,而是唯圣者所能见的胜义谛。月称将二谛视为凡圣所见之二种谛,显然具有境二谛的意味。

中观主张俗有真空,因此中观的真俗二谛又可称为空有二谛。中观对空有二谛的论述与中道论密相关,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中道论一并讨论。

四、中道论

树的中道论直接承袭自《阿含经》的缘起中道和《般经》的性空假名。

阿含的缘起中道,是正观缘起而有无二边的中道,如说:「迦旃延!如于(有无)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树在《中论》第15 品引用阿含这段经文,以非有非无的中道遮拨外人的实有论和虚无论。非有非无是遮拨有无二边,如扩充说,世俗任何对的概都可以是被否定的边见,如归敬偈的八缘起,八所否定的对象-生灭、常断、一、去都属于边见,舍这些边见就是中道,因此八缘起又可说为八中道。其实在阿含,世尊说缘起中道就已在同地方星说到八,只过树把它们集中在一起说明罢!树以八中道破斥各种边见,直到世人舍这些边见而止灭戏论,当止灭戏论时就是「言中道」。如依吉藏所说的四种中道,缘起的八中道相当于「对偏中」与「尽偏中」,言中道则相当于「绝待中」。

中观最具特色的中道论就是缘起性空的二谛中道,二谛中道仅奠基于阿含的缘起中道,结合《般经》的性空假名。最足以表现二谛中道意涵的是《中论》24 品第18 诗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颂文中的「众因缘生法」依据梵文是指缘起,缘起代表世俗中的存有,可是缘起的世俗有为么说它是空呢?青目的解释是众缘和合的事物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缘起的东西无自性,这在《中论》第15 品树就曾使用矛盾加以论证,本颂又进一步以无自性会通空有二谛,形成二谛交融的「缘起性空」。其次,依下半颂文,为么「空」就是「假名」也是「中道」呢?「假名」的梵文是指名字假,而是指「因施设」,也就是《般经》所说的「受假」,它相当于阿毘达磨的「假有」与「和合有」,意指众缘和合的复合物,由于是假有而是真实而有,所以颂文说它等同于空。至于「空」又为么是「中道」呢?这主要是由于「假名」的介入,从颂文的前三看,「空」介于「缘起」和「假名」之间,就「空」与前之「缘起」的关系而言,诸法宛然而有,所以是「非无」;再就「空」与后之「假名」的关系而言,诸法又是真实而有,所以是「非有」。因此,空在缘起的意义下是「非无」,在假名的意义下是「非有」,也就是说空乃是「非有非无」。依中观所说,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所以空也就等同于中道。本颂由于假名的介入,二谛中道才得以彰显,所以吉藏称此为「成假中」。

以上大介绍中观的基本观点。当然,要确解中观思想,必须在中观学发展的史脉络下,透过中观所使用的方法,辅以中观原典的阅以及本文所未讨论的中观实践论,才能全盘而适地掌握中观的旨趣。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