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暗夜与再生 存在的领域


存在的领域

关于扩展自我的部分,除了八种禅定状态,佛教的意识地图还包括“六种存在领域”(六道)的经验。提升意识,进入各种禅定的境界,大部分是欣喜、美妙的经验,但专注的力量也会让某些学生经验到生命六种重大原型的领域。当意识扩展到这种层面时,无论是经由专注还是自然产生,都会出现各种异象:伟大的天神或女神、过去世、圣殿或宗教仪式、战场或战争的景象,或是前世的生与死。不仅佛教, 印度教、道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传统也都描述了这种异象的经验,并认为这些美妙与恐怖、天堂地狱的领域,是这个宇宙的真实部分。

佛教和上座部的地图描述了这六种领域的生活是可以被意识经验的。这六种领域中最痛苦的就是各种无尽的地狱道,那是充满痛苦、火、冰冷及折磨的境界。最高的领域是天道,充满喜悦、天使、狂喜、属天音乐、欢喜和安详。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两种可见的领域,就是畜生道人道。畜生道的特征是恐惧(吃或被吃)和迟钝,人道则是快乐和痛苦的恰当平衡,最适合灵性觉醒。最后两个领域是幽灵的领域,一个是权力斗争的领域,被称为嫉妒和争斗之神的领域(阿修罗道)另一个是强烈欲望的领域,被称为饿鬼道,特征是具有针孔小嘴和巨大腹部的饿鬼,它们有永远无法满足的追寻和渴望。简单说来,这些领域都可视为人类此生经验中神话而诗意的描述。愤怒和狂怒使我们进入地狱道,强烈的上瘾让我们落入饿鬼道,美妙的感官享乐或优美的思想让我们到达天道。我们甚至可以看出这些领域在人世间的地理位置:南沙群岛的乐园也许是天道,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饥饿和战争是地狱道。同样地,我们可以在华盛顿首府遇到象征权力和嫉妒的阿修罗,在拉斯维加斯遇到饿鬼。

但这些并不只是隐喻,重要的是了解这六种领域会在灵修生活中充分发展,成为真实而引人注目的经验,就像我们在所谓日常世界中的经验一样真实。当意识扩展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落入了地狱道,或喜悦地进入了天道,也能体验畜生道的意识或饿鬼道的无穷欲望。某些灵性修行的力量会将我们投入这些领域,要求我们学习以自觉穿越其中,作为我们发展灵性的重要部分。

我有一位年轻的美国朋友是住在斯里兰卡的佛教僧侣,他以幽默而意外的方式发现禅定状态的限制。经过几年隐居的禅定训练后,他决定到印度向其他老师进一步学习,随身只带著僧袍和钵,简单地上路, 靠化缘为生,就这样拜访了几所不同的道场。最后,他来到印度著名大师主持的一处大型道场。由于是西方人,他获准觐见上师,愉快地交谈后,大师责备他靠别人的施舍过活。在这位上师的传承中,每个人都必须工作谋生,而以此作为平衡的灵性生活的一部分。僧侣回答, 乞讨在印度是古老而光荣的出家传统,在佛陀之前就已在印度流传许久。他们争论了一会儿,没有任何结论。

最后,这位美国人问大师是否仍愿意教他这一派的禅定修行,大师答应了,指导他一种观想的方法和一句神圣的咒语,并告诉年轻的僧侣,如果他能适当地修行,这些指示能带他进入神圣的领域,远远超越人类生存的悲苦。

这位美国人被安排在一间小屋中,由于他是勤奋而有经验的修行者,于是决心精通这个方法。他运用自己早先培养的专注技巧,只过了四天就发现身体和心智充满第一个禅定阶段的狂喜和宁静。进一步修行后,如同大师所预期的,他的意识打开,进入了精细有如天堂、充满光明的领域。接著他看见大师的影像坐在不远处,于是他恭敬地靠近大师。大师报以微笑,向他打招呼,仿佛对他说:看吧,这就是我告诉你的境界。大师开口说话:“顺便提一下,我也精通出家的生活。做和尚已经过时了,而且也是错误的修行方式,你应该把僧袍扔掉。” 美国僧侣听了这句话,极为恼怒,便尖酸地回嘴,你来我往,两人在这光明的领域中,继续争执了一段时间。

这个故事说明,即使是这些高超的层次:它们本身也不是智慧的来源。即使达到这种成就,我们心中仍存在许多分歧的意见,而最高的意识状态可能被明智地运用,也可能被误用。如果误用了专注的修行, 就只能以暂时停止恐惧和欲望的方式压抑我们的问题,离开这些状态时,背后的困难又会再度出现。

要进入专注的境界和异象的领域,需要理解和指导。无论我们发现它们是迷人的还是令人害怕的,都必须以觉察和智慧来看它们,视之为意识本身的演剧。在禅宗传统中,超常状态和所有异象的经验都被称为魔障或错觉。最高的天堂和最低的地狱都是短暂无常的,如同四季和群星的位置。不论我们在这些境界中得到什么修行成就,都是短暂的,不能在所有生活领域中带给我们自由。因此,佛教传统主要把禅定当成进一步认识的准备工作,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些境界并不是必要的,但对那些能达到这些境界的学生而言,它们的作用是使身心洁净、和谐,使意识平静、净化与合一。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 禅修接下来就必须从自我的平静和扩展,转移到探索意识如何创造自我和自我的所有经验形式。从禅定的平静出来,我们必须回到近行定,引导注意力回到呼吸、身体、感官经验及心智。我们由此开始,进入消融自我和洞察自我本质的道路。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