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章 界相应


第十章界相应

 一 杂四四四(四四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

 二 杂四四六(四四七)

复有尊者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头陀苦行。

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

时,尊者大目健连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神通大力。

时,阿那律陀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天眼明彻。

时,尊者二十亿耳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勇猛精进,专勤修行者。

时,尊者迦旃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多闻总持。

【法义分享】

◎「物以类聚」--你内心要的是什幺,你就会找较能与你内心需求相共鸣的朋友或善知识。

◎你可推荐介绍,但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所喜好的口味。学习包容异己,学习尊重不同宗派、不同宗教信仰的众生。锺鼎山林,各有天性。森罗万象许峥嵘。千差万别的世界,正显示出法界的玄妙与庄严。

 三 杂四六四(四六五)

尔时,尊者罗?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侯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罗侯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法义分享】

◎本经佛陀从身心的组成元素「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来解析,让众生了解这个身心是自然界各种元素因缘聚合而成。这个能起作用的身心不是本来就存在、不是本来就有。从中去体悟无我、无我所,进而断除我慢、我是、我能。

 四杂四五四(四五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五杂四六○(四六一)

尊者阿难告瞿师罗长者:有三界。云何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晓了于欲界,色界亦复然,

舍一切有余,得无余寂灭。

于身和合界,永尽无余证,

三耶三佛说,无忧离垢句。

【法义分享】

◎「三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三界是指整个宇宙存在的实相世界,是中性的。狭义的三界是指自我所想象、抓取、构筑而成的梦幻三界--是无边的苦海。佛教所要出离的三界是指由自我所构筑而成的梦幻世界。

 六杂四六二(四六三)

尊者阿难答瞿师罗长者:「谓三种出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无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三出界。」即说偈言:

知从欲界出,超踰于色界,

一切行寂灭,勤修正方便;

断除一切爱,一切行灭尽,

知一切有余,不复转还有。

【法义分享】

◎众生是在「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中打滚。凡夫是在欲贪、欲求的欲界中打滚。大部份修行人仍是在欲界中追逐。少部份修行人能离开欲界,但仍在色界(四禅)、无色界(八定)中浮沉。证到三果的阿那含仍未断色界、无色界贪。(五上分结未断)

【法义分享】

◎要断十个结才能「出三界」。出三界就是「我慢断尽」,从梦幻世界中醒来,体证涅槃、无为、空,成为无学的阿罗汉。

◎「一切行灭尽」就是「无为、无学」,但含意很深。若单从经典文字上去理解,百分之九十九都会误解。因为那不是头脑所能思维想象的范围。

 七 中三○

诸贤!云何五盛阴?谓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诸贤!云何色盛阴?谓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诸贤!云何四大?谓地界,水、火、风界。诸贤!云何地界?诸贤!谓地界有二:有内地界,有外地界。诸贤!云何内地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坚,坚性住,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发、毛、爪、齿、粗细皮肤、肌肉、筋、骨、心、肾、肝、肺、脾、肠、胃、粪,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坚性住,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地界。诸贤!外地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外地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况复此身暂住,为爱所受?谓不多闻愚痴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闻圣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诸贤!云何水界?诸贤!谓水界有二:有内水界,有外水界。诸贤!云何内水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脑(浆)、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液)、涎、胆(汁)、小便,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水界。诸贤!外水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外水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况复此身暂住,为爱所受?谓不多闻愚痴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诸贤!云何火界?诸贤!谓火界有二:有内火界,有外火界。诸贤!云何内火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暖身、热身、烦闷、温壮、消化饮食,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火,火性热,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火界。诸贤!外火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外火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

诸贤!云何风界?诸贤!谓风界有二:有内风界,有外风界。诸贤!云何内风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上风、下风、腹风……、节节行风、息出风、息入风,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风,风性动,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风界。诸贤!外风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

诸贤!此风界极大,极净,极不憎恶,是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

诸贤!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诸贤!当知此身亦复如是,因筋骨,因皮肤,因肉血,缠裹于空,便生身名。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眼识不得生。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是觉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是思阴,若有识是识阴,如是观阴合会。

诸贤!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所以者何?诸贤!世尊说五盛阴从因缘生,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诸贤!若内耳、鼻、舌、身、意处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意识不得生。……

【法义分享】

◎我们这个身体--有形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而成。但有一最重要的元素却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空」。所以一般只谈「四界分别观」。因为众生看不到空、感觉不到空的存在,便不知空的重要。

◎「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缠裹于空,便生身名。」若没有「空间」,一些材料只能堆压在一起,不可能有房子产生。若没有「空」,四大不可能组合出色身。

◎「空」就是「名」,有名有色才会诞生有机的生命体。名色因、名色缘而识生。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六识就产生。外六尘也是因为有「空」才能存在。根、尘能接触起作用,也是因为有「空」才能成立。

◎请再深入去禅思、深观:「四大从哪里来?外六尘、山河大地又是从哪里来?名、色怎会聚合?」若以一句「因缘所生」、「因为业力」、「因为无明渴爱冲动」为答案,那就容易「自塞悟门」。

◎大地无条件的承载一切众生,无条件的让我们踩踏;流水无条件的让我们喝,滋养一切万物;阳光无条件的普照大地、供给一切能源;空气无条件的让我们呼吸。如果没有大自然的这一切,你我的生命怎能存在?

◎有体悟到大地、流水、阳光、空气、空间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吗?若有体悟到大自然的一切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就会由衷的感恩。而且「我是、我能、我慢」会随着您的体悟深度而减少。

◎能心如大地、心如流水吗?能心如阳光、心如和风、心如虚空--无条件、无所求、无我、无我所的反馈这世间吗?

◎大自然都在启示宇宙人生的真理,大自然都在述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看到了吗?听到了吗?不要轻易丢出「我早就看到了」、「这哪有什幺!」。这部「无字天书」是很深、很玄、很妙的。必需静下心来,打开智慧眼、用您的心灵慢慢去阅读。

◎四大都是「极大、极净、极不憎恶」,这里面有很深的启示,慢慢去体悟。而「空」更是、更是玄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