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课的观察修及一些体会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定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自己定课经历了几个阶段,我把不同阶段做的观察修及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无论多么没效果,也一定要坚持每天定课,就如《道次第》里说的,“数目次第不得轻易增减,随时变易,须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其次,要清楚定课的每一部分及其所需要达到的心行,这样在进行到每一部分时,就容易随文入观并安住下来。开始定课前,尽量做一套完整的六加行,或者至少要简单地调心,把心安住在要开始定课的心行中。最后,我们一定要清楚定课的意义及导师的良苦用心。导师在功课安排中要求每天“修习皈依仪轨”,同时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给我们开示,“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如果皈依之心不强烈,也就失去了佛法的根本。那怎么才不会失去佛法的根本?如何强化皈依之心,避免信仰淡化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每天不断地修习皈依,来强化三宝在心中的地位,从而将以自我为中心转为以三宝为中心,最终成就三宝的品质。

现在,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及定课的心路历程,来分享“皈依修习仪轨”每个部分的内容。

(一)唱《三宝歌》

以前定课时,这部分是最容易忽略的。因为没有做静心的前行,所以刚开始时,难以一下子安住下来。慢慢地,自己麻木了,就直接把《三宝歌》当成定课的前行。直到有一次因缘的触动,我决心每天定课前,先刻意调心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直到能安住在皈依三宝的心行中,才开始定课。

至于定课的前行,本来我想按照《道次第》“略示修法”做一套完整的“六加行法”前行,但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具足做了一些调整。首先,我会静坐一会儿,等自己觉知到能安住下来后,再三称本师圣号;然后,我会用心、虔诚地读诵《大乘皈敬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因为这里既包括皈依和发心两个重要内容,也包含了自己对三宝、对众生的承诺。如果真正用心读下来,能起到很好的端正发心的效果。接下来,我会思维皈依之因,然后通过念诵《念恩生敬》的原文,思维导师无尽的恩德,再观想佛菩萨功德,从而建立一个皈依境,观想资粮田。这些都思维好了,再开始唱《三宝歌》。

以前对《三宝歌》的内涵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仅是唱诵而已,没特别感受。可当真正了解《三宝歌》的释义后,我发现《三宝歌》的内容太丰富了。比如,“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这是寻求皈依处的第一层动机;“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这是寻求皈依处的第二层动机;“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与前两句相对应,是忆念佛陀的功德。当整个《三宝歌》结束后,会对三宝有了很强的信心及归属感。

(二)发心、忏悔供养

1、发心

这个过程很重要,但又容易“昏沉”。导师常常开示,“发心是修行的根本,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对佛弟子来说,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舍凡夫心,发菩提心”,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强大的凡夫心给当家作主了。因此,发心这部分一定要非常认真、用心地读,一来可以时时调整自己的发心,二来可以不断强化菩提心的训练。尤其对于早定课,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晨起能发良好的心,也许能影响一天的心念走向。我自己在念诵这一段时,会边念诵边端正自己的发心,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发菩提心,当念到“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时,会感觉自己的心量被无限打开。

2、忏悔

在这部分,最重要的是发露自己往昔以来所造的种种罪业,要勇于直面自身问题,生起真切改过之心。导师经常开示要“真诚、认真、老实”,真诚即真诚面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过患,勇于自我检讨,不自欺、不逃避。我每次读诵这部分时,想到自己往昔已经形成无尽恶业,现在仍在不停地造业,自己因为这些恶业有可能堕入三恶道,就心生恐惧,于是便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生起真诚忏悔之心。这同时也为下面的修习提供了良好的心行基础,比如思维修习“七支供”可以快速地积资净障,修习“七佛灭罪真言”可进一步加强忏悔效果,然后再发起至诚的皈依之心来念诵三皈依。

3、修习七支供

如果对七支供之间的联系清楚了,再加上前面真诚生起忏悔心的基础,修习这部分时应该会非常有效。七支供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当念诵礼敬支、供养支时,可观想通过普贤菩萨的愿力迅速积累广大资粮,培养助道顺缘,然后通过念诵忏悔支彻底忏除业障、扫清障道违缘;忏悔后,通过念诵随喜支快速转向善心。前四支的修习,可使自己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然后再通过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迅速积累智慧资粮,并通过回向支使所修功德增长无尽。听起来是不是很“诱惑”呢?最关键的,是要观想得起来并不断修习,而不是有口无心地读读就好了。

4、念诵七佛灭罪真言

念诵“七佛灭罪真言”的时候,我首先观想一个皈依境,比如佛的功德如虚空般无尽,且虚空里充满了无限的智慧和慈悲。然后我会将自己的身语意业融入到虚空中,每念一尊佛号的时候都在溶入,就如一滴水溶入大海的感觉,然后再观想自己往昔所造的恶业也消融到无尽的功德中,从而进一步消除自己的罪业。

(三)观察修

这部分主要是从暇满义大难得到忆念三宝功德思维四个皈依之因,直至对三宝生起强烈的皈依之心。这个过程很重要,因为观察修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住修的效果。但仪轨里这部分的时间太短,再加上自己的心念又不稳定,效果会很差,所以我会把这部分在定课前认真思维一遍。

在定课前,我一般会把科判及大的提纲过一遍,同时结合原文中非常形象的譬喻进行思维。比如,思维暇满人身时,我会把“八无暇、十圆满”过一遍;思维义大时,我会想到与六道众生、其他三洲相比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想到“咒迷”、“昔于恶趣众多无暇处之险道盘旋流转,今偶一次得脱”、“既至宝洲空手而返”等一些有助于自己理解的譬喻;思维难得时,会想到“大地土、爪上尘”等,最后审视下自己有没有生起珍惜之心。同样,在思维念死无常时,我会把“三根本、九因相、三根本”结合织师织布、瀑流、坠崖、人死如灯在风中、人身如水泡等一起思维,直至生起“唯有三宝才是自己真正值得依赖的,唯有皈依三宝才能救度自己于生死之中”的强烈的皈依心。思维三恶趣苦及三宝功德也都如此。

这部分我还有个特别深的感触,就是略示修法能带给自己巨大的利益。我越往后修学,越认识到《道次第》是一张地图,一张指导心行一点点落实的非常清晰的地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而且要扎扎实实做好观察修和安住修。与同喜班或同修班初期定课最大的不同是,从思维暇满义大到念三宝功德,基本在学每期法义的时候,我都做略示修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对法义很熟悉,二来思维这些皈依之因时,相应的心行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再定课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安住,效果也就自然好多了。

另外,在学习《皈依三宝》后,我对这部分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改变。以前我仅思维到,从暇满义大到念三宝功德前后有很强的因果联系。比如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难得,可“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于是便想到死之后有可能堕入三恶道,为了避免落入三恶道受苦,便需不断思维、忆念三宝的功德,我一般这时才会想到要皈依三宝,也就是把四个皈依之因给“割裂”开来。但其实,四个皈依之因都应思维到皈依三宝。比如思维暇满义大时,要思维到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实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思维念死无常时,想到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唯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解脱生死;思维三恶趣苦时,想到自己“白业力弱,黑业力强”定会堕入恶趣,直至生起恐惧心,唯有皈依三宝能拯救自己于苦海之中;思维三宝功德时,想到三宝无量的智慧与慈悲,思维到唯有皈依三宝才是真正的归宿。这样思维后,就会对皈依三宝有强烈的信心,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安住修。

(四)安住修

这里分两个部分:念诵三皈依和止静。

1、念诵三皈依

我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会老实安住于念诵三皈依,刚开始效果挺好的,可一段时间后,就有些麻木了;第二阶段,我会在边念诵三皈依的时候,边思维三宝的功德,比如念诵“南无布达耶”的时候,思维佛陀的功德,念诵“南无达摩耶”的时候,思维法的功德,念诵“南无僧伽耶”的时候,思维贤圣僧的功德,这样也的确好了一段时间,可一段时间后依旧麻木。

我于是意识到前面观察修的重要性。第三阶段,我会在安住修前,建立皈依境,尝试一次定课用一个皈依境。比如,今天定课,我专门在思维暇满义大的基础上念诵三皈依;明天,我换成在念死无常的基础上去念诵三皈依;或者,一次定课把从暇满义大到思维三宝功德都思维遍。这样效果的确好了很多,也能安住很多。

可当学到“破除两种妄见”时,导师说在安住时就尽量不要分别,我想这样做定课是不对的,于是,第四阶段,我就调整为在观察修时生起强烈的皈依心,安住修念诵三皈依时老实安住在皈依三宝的心行中。定课前,我认真思维四个皈依之因后,一步步落实发心到念诵三皈依,感觉非常受益,也越发感觉到导师编写的这套皈依共修仪轨的次第和严谨性,感受到导师无量的智慧和慈悲。这个阶段,我会把自己的心观想成虚空,始终以无限为所缘境,然后观想带领六道一切众生共同念诵三皈依,一起投归三宝的怀抱。此时,特别能体会到 “意愿”很重要。念诵时,如果意愿很强烈,就会排除一切杂念,安住在三宝无尽的功德中。

我近来常常感受到,皈依定课的32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而且每次定课结束后,都能达到很好的修心效果。同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会比较容易随念三宝功德,经常以三宝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做事。

2、止静

以前,我以佛陀的名号为所缘境,在默念佛陀名号的过程中,安住在这个所缘境。当学了《皈依三宝》,导师开示“在将自己的心溶入到三宝功德的过程中,并以强烈意愿将心投射于十方”,我便尝试先观想三宝的功德如虚空般无限,然后将心投射到十方,轻轻安住三宝功德中,的确有无限的感觉。但这部分现在还不是很熟练,还需要不断调整、强化。

(五)发愿

每天修皈依,目的是从皈依三宝到最后成就三宝功德。如何成就三宝功德呢?佛法有“戒定慧”的修行,所以首先一定要持好戒。随着修学认识的加深,尤其是《道次第》里多处提到戒的重要性(思维闻法之胜利、所依善知识之相、未修中间、思维人身难得、道次第引导之相等均强调了戒的重要性),我更加认识到了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在导师读诵“健康生活的五大信念”时,要保证自己一字一句地认真聆听,对照自己,从“认识到”,到“我发誓”,直至生起“我决心”的信解。

五戒偏于止息恶行,四无量心则重视修习善行。在修习四无量心时,如果能深入了解四无量心的内涵,修习效果应该会更好。恰好导师在静修营中做了关于“四无量心”的开示,我兴奋不已,更加感受到启白三宝的殊胜和三宝的慈悲。听了导师的开示后,我每次在修习四无量心时,都随文入观,的确获益很大。而且有个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仅是修习四无量心,包括整个定课的过程中,用心念诵和有口无心的念诵是很不一样的,带着强大的意愿去念诵和随便念诵很不一样。如果带着强大的意愿,念诵每一部分,都能随文入观,都可落实到心行,这样定课后的效果就会很好,一定会充满法喜,那时自然会主动修定课,而不是被动或懈怠地做定课。

(六)回向

“怎样让一滴水永不干涸,唯一的方法,把它融入大海。”所以每次回向时,要以一颗至诚、慈悲、无量的心,观想一切众生,回向一切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若是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万物由心生,由心导。心平气和,没有暴戾之气,灾难自然就会远离;意念坚定..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关于态度方法

态度方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态度方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态度方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态度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