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母亲的焦虑


——同喜班半年学习心得

母亲基于病痛而产生心理上的绝望,当她充满焦虑而不能自控时,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我得正视这一点,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想当然地把佛法硬塞给她。

当母亲基于病痛而焦虑时,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我得正视这点,而非想当然地把佛法硬塞给她。

从小到大,我一直比较理性、冷静,注意力大多放在技术方面,对他人的关注很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烦恼。只要不太影响生活,我就简单处理后“熬”着,美其名曰“顺其自然”,其实是解决不了就凑合。

比如和母亲的关系。我母亲非常好强,年轻时因一次医疗事故导致脑垂体坏死,引起内分泌失调。几十年来,饱受各种疾病折磨,不仅身体状况相当差,精神也长期紧张焦虑。而我父亲则时时刻刻在为她忙碌。

一直以来,在我眼里,母亲是个很关心家庭的人,但平常抑郁敏感,只要身体状况一有风吹草动,就精神崩溃。化验结果还没出来,就翻医学书判定自己大概得了绝症,指责家人不管她的死活。每次我去探望,母亲总会把所有话题变成她关心的那些,并且永不停歇地唠叨,话语密集,语气尖锐。

所以,我向来都怕与她长时间说话,很容易神经紧张,心情烦躁。接触佛法后,我想着能否帮到她,就告诉她说:读佛经念佛号可以安神,更好地调理身心。而她总是不太接受,说没用,反过来提醒我不要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如果我忍不住争辩几句,就会招来更多的抱怨和指责。很多次,我只能无奈地和他们说再见,也不知道,下一次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参加三级修学后,我慢慢醒悟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只是我们看不透也看不懂。比如每一次面对母亲时,我光顾着想逃开或争论,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心态呢?为什么一开始平静愉快,之后会突然莫名其妙地烦躁和愤怒呢?这些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我开始问自己:是不是应该先弄清自己的问题,再考虑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人、各种事?

我尝试用佛法正见改变以前的惯性思维。每当发现自己心里不舒服时,学着先找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在内心先指责别人。我看到,自己的情绪有起有落,而烦恼源头是自己的错误执著。

因为习惯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当作固定不变的,以此为基础,对周围的人和事设定了许多标准和要求。我还固执地认为,我是对的,是世界不对。只要与预想不符合,就不满意。

比如,我认为母亲因为常年病痛而无理取闹、胡乱指责是不对的,我认为佛法好并推荐给她,她就应该很快明白并接受,她的质疑也是不对的,等等。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发现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和观念,充满了一厢情愿。而这背后,是我给她贴了个“糟糕母亲”的标签,并且拒绝接受她的看法。因为她违背了我内心设定的母亲应有的慈爱、理智的形象。事实上,她是个活生生的人,有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有自己的感受、好恶、观念和情绪。我闭上眼睛,不尊重这个事实,怎么可能不起冲突呢?又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

把情绪理顺后,我发现,很多现象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母亲的表现,源于长期病痛和本身性格,源于她的不安全感和对重要感的渴望。我自己则习惯于追求完美,潜在地希望优越,希望掌控。我开始认识到这些心理的虚幻和变化。如果能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事物真实的一面,自己的纠结就比较容易去除,心也开始变得轻松而悠闲。

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多么固执、多么自我的人啊!因为糊涂和任性,长期忙于追逐自己的感觉,忽略了周围以及他人的苦乐感受和需要。

比如母亲基于病痛而产生心理上的脆弱和绝望,当她充满焦虑而不能自控时,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我得正视这一点,而不是非要按自己的意愿,想当然地把佛法硬塞给她。

作为女儿,我可以先看看,如何能真心实意、毫不厌烦地陪她聊天,或者帮她干点她觉得要紧的事。我不再逼她,也不再逼迫自己。这样几次下来,和母亲的相处变得轻松许多。

这几个月,我感受到,在人际沟通中,调整自心非常重要。如果能把佛法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就可以不断进步,还能欢喜地学,学得欢喜。我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认真对待引发烦恼和情绪的具体事情,不再用“顺其自然”的借口置之不理。

感谢三宝和导师的加持,及辅导员、辅助员、义工们的帮助,使我认识到:正视烦恼,修正观念,调整心态,生命品质才会逐渐提升,而这就是学佛本身。

上一篇:苦从何来
下一篇:我向妈妈真诚地道歉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关于生活情感

生活情感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活情感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活情感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活情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