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使命


记得我刚要出家时,有一位老和尚问我:你为什么要出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我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啊。老和尚接着问:难道在家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吗?我想想也对呀,在家人往生的实例也好多。所以又思维一下说:出家人衣袂飘飘看着很潇洒,我还羡慕这个。还有看到三位姐姐为了生活,没有闲暇学佛,所以我不愿过那种生活,必须出家。

现在想想,那时根本没有出家人的使命感,稀里糊涂地踏上了出家之路。还好现在有幸学习佛法,重新认识佛陀的出家求道、成道、说法度众,让我找到了生命的归宿。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这种使命才能变成动力,推动着我朝目标勇往直前。

僧众因发心不同,故行持有别。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和一个只有肤浅信仰者是有区别的。真正的修行者是在提升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以自我为庙门,所谓莫向外求;而一个只有肤浅的信仰者却是口喊佛陀,招摇放生,大兴土木、求求拜拜、手拿佛珠,却又追求神迹、弄功德碑、搞超度经忏等等,不知如此只是出世俗家,实为可惜!应出五蕴之家。

真正的修行者追求个人修养,内心的解脱,转烦恼为菩提;而肤浅信仰者仅仅追求得到保佑,因此他们更渴望看到神通,或看到天上的祥云瑞相等,仅此便得满足。当烦恼来临仍然无法对治,故应出烦恼之家。

真正的修行者可以勇敢地面对老、病、死等问题,他们深知人世间苦难是现实的,而迷信者却越来越有依赖,不但不敢面对现实问题却要回避、恐惧、不安,只求佛祖保佑平安、健康和长寿。所以出家一世只能做个弱小者和被保护者,如此怎能荷担如来家业呢!必须超越生死,超凡入圣出三界之家。

原始佛教中,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都不是迷信者,佛陀说要自依止、法依止,通俗地说就是皈依自己,皈依法。故说:“汝应自努力,如来唯导师”。故知修行可不像考大学,考不好还可以走个后门,拉个关系。修道那是老老实实地证悟,断烦恼证菩提才是我们一生一世所要做的功课,然后再把这一使命传递出去。故曰: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

伟大的佛陀便是我们的榜样,他放弃了世俗的一切荣华富贵,包括王位和妻儿,走上了出家的道路;又经六年苦行生活,差点将生命搭进去了。这到底为了什么?我们都知道,悉达多太子游四门时看到了老病死等问题,看到了世间的短暂而不真实,故发心出家求道,这就是佛陀出家求道的一个使命。若找不到彻底解决此一问题的答案绝不罢休,所以自己苦苦思索,得到了禅定的喜乐也不贪著,因为还未找到出家使命的答案,所以又经降伏内外等魔的过程,终于夜睹明星而成正觉。这一切全靠自己的修证(自依止)。接着又将自己所证度化芸芸众生令离苦得乐(法依止)。

我们现在的信仰是对佛陀所修之法和所证之智坚信不疑,依佛陀为榜样,带着自觉觉他的使命,做好一名内修外弘的出家僧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