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盘接纳,契机引导


辅导员上岗之前,内心有很多忧虑,害怕学员流失,担心出勤不高,还有着些许的期待、隐隐的紧张。在师兄们的鼓励下,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共修。

刚开始,师兄们对修学有一定的新鲜感,一切都还正常。慢慢的,彼此之间的差距就出来了,问题也随之而来。我观察到自己出现了各种不接纳。

一、对于不精进修学的师兄,不接纳。即便大部分师兄都法喜满满、精进修学,可总有那么一两个就是不看法义,不论单独沟通还是共修时如何引导,就是不看法义。多次沟通无果,我心里开始对这一两位师兄标上了“无可救药”的标签。心想,修学是你自己的事,我也无能为力。

二、班级出勤率波动很大,不接纳。从刚开始的出勤率高到少数师兄连续长时间旷课,且各种理由都有,心里的声音告诉我,要跟他们多沟通。可沟通无果之后,我再次强化了置之不理的念头。

三、对于共修交头接耳、看手机的现象,不接纳。自己作为学员共修的时候交头接耳、看手机非但觉知不到,还会找借口——“我是真的有事才这样的”。当换了身份后再次看到这样的现象,表面虽平静,内心却起嗔念了,想提醒却不知该用何种方式。

随着在辅导岗位上的成长,慢慢的,我才开始学会全盘接纳并找到引导方法:

一、对于修学不精进的师兄,我不再冷漠,而是换一种打开方式。我开始关注他们在群里的聊天,用心倾听他们共修时的分享,找亮点随喜赞叹。我看到了师兄们的变化,不但愿意分享了,也慢慢开始看法义了,逐渐融入修学氛围了。虽然比起精进的师兄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我却开始学会用缘起法看每一位师兄,能全盘接受所谓的残缺了。在这里,我看到自己的心量在变大,觉知力在提升。

二、对于连续旷课的师兄,我也不再置之不理,开始尝试探寻他们背后真正的因缘,去理解劳累工作之后想休息的所谓“修学懈怠”。这些借口、理由,我也曾经有过,为何不能包容别人呢?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开始鼓励师兄们来参加共修,只要挤时间来共修就当众表扬。我察觉到那种被理解、被鼓励后的变化。原来是我内心的冷漠忽略了这样的美好。

三、共修交头接耳、看手机的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在共修时被辅导员直接指出:“在师兄们分享的时候看手机,那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那么未来也会感得不被他人尊重的果。”一句话如当头棒喝,让我受用无穷。当我把这件事在带班时分享给师兄们,结合《健康生活的五大信念》不妄语范畴中的“说话心不在焉和没有倾听能力”来引导时,渐渐的,我发现共修交头接耳、看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少。即便真的有事交头接耳也会很快觉知到。这一次后,每当嗔心起来时,我会告诉自己,嗔心会障碍我的修行,会障碍我思维法义。

所有的不接纳都是“我”在作怪,接纳是最难的修行,却也是最好的修行。不到一年的带班实践,让我慢慢的学会用缘起观去看问题,只要契入缘起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接纳对境。当不是带着情绪,而是带着慈悲的时候,就总能找到引导的契机。我开始认识到导师开示的“陪伴、关爱、理解、引导”的殊胜。深深地赞叹导师的智慧和慈悲,让我进一步坚定了道心,增强了修行的信心和决心。

感恩导师,感恩三级修学,感恩修学过程中的做事机会。我将继续努力,在修学和带班过程中不断强化正向心态,并用这样的正向心态去影响更多与我有缘的众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

问: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可是,有的书上说定业不可转。请您慈悲为弟子..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此品说明无相三昧的修行法。◎复次薄伽梵毘卢遮那告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