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最崇高的顶礼是修行上的成就


不让痛苦所束缚就需要放下一切执着

佛陀宣告四个月后即将般涅槃,很多尚未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非常沮丧,精神恍惚,不知该怎么办。他们之中大部分的比丘就日夜不离佛陀身边,但有一位达摩拉玛比丘依然保持正常的作息,不来佛陀的身边。其他比丘误解他的心意,便向佛陀报告。达摩拉玛比丘于是恭敬地向佛陀解释,他对佛陀最崇高的顶礼,就是在佛陀般涅槃之前,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赞叹他:“做得很好!敬爱、尊重我的比丘应该像你一样。只有真正奉行佛法的人才是真正顶礼我的人。”

佛陀是一位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而超越一切烦恼的全知者。他在未觉悟之前,同我们每个人一样在轮回中沉陷,但是佛陀是位敏锐的有心人。在他的周围也有很多,和我们周围一样的生老病死现象。我们的作法是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或是事不关己的时候,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痛苦。但是当现象发生在自己或是自己亲人的身上时,便是不依不舍的悲痛难耐。可是当佛陀眼见陌生人经历生老病死时,却感觉轮回之苦与我们息息相关。

于是佛陀发愿,不但自己不能在轮回中沉溺,而且一定要找出一条让所有轮回之众,都能得以解脱的道路。于是佛陀开始弃离世间的繁琐,专注于寻找解脱之道,最后佛陀依靠自己的努力证悟了。他脱离了轮回,也为所有苦难众生宣讲他所证悟到的一切。

佛陀让我们了知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只要心中有贪嗔痴就会有烦恼,轮回的按钮就会一直被启动。我们一旦通过每一处细微的观察,知道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身体也是,一切的周围景象都是。那么就要学会不那么执著。因为身心整体都是无常的,是苦的来源,是无我的。但凡我们执著一个所谓的“我”存在,就会有你、他、众生等等的对立。这种分别一定也会相伴喜怒哀乐存在,心念无法停歇。

佛陀给予我们法的馈赠,就是看见一切的无常,一切的无我,轮回处处都是苦。当依照佛陀的教化思维,那么就渐渐不会再执著什么是自我的,什么是他的,什么是众生的。逐渐与顽固的我执观念相抗衡,贪嗔痴慢疑的习气也会慢慢消退,痛苦少了,心的困惑也会减少。当我们感觉不再被那么多的迷妄困扰时,心趋于时刻的平静和安详,此时心就是法,就是正道。

佛陀说众生皆是未来佛,人人平等的定义在于,无论我们的起心动念有多么繁杂,当通过正确的听法,精进修行时,内心在趋于平静时,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一个庄严的法界。所以佛陀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而觉知觉悟的。佛陀的慈悲是将他所有的心行见地告知大家,希望我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同他一样早成正觉。

我们在未解脱之前可以依赖于正法,可以依赖于具德的前辈师父们,但是证悟之路还得靠我们自己。超越轮回之道需要离缘一切所有,不让痛苦所束缚就需要放下一切执着。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