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对婚恋问题有帮助吗


今天和一位师兄交流,不知不觉聊到“学佛对婚恋问题是否有帮助”这个话题,促使我想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

等待的修行

时间回到几年前,那时我还是个三十多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正为无人可嫁而苦恼。

2012年接触到佛法,2014年加入三级修学。随着修学的深入,我反思自己,为何各方面都很优秀,却命运不济,迟迟没遇到好姻缘?先说说之前的自我定位——很优秀。有学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相貌尚可,从世俗角度看,条件还可以。但是,自己的心理够成熟吗?对婚恋的认识正确吗?

一直以来我缺乏安全感,努力外求以证明人生价值,时常在自负和自卑的两极徘徊。当时的我渴望完美爱情,以为只要有人能无条件地爱自己,就能疗愈内心无安全感的创伤。

然而爱情和婚姻,本来就远比一个人的情况复杂。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婚恋观,明显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索取为主,付出也是为了换取更多回报。

其实,没有人生来就是做你的义工,两人的结合更像是组建团队,自己的问题都没有正视和解决,全部期待一个无私而全能的队友来替自己解决。这样的队友,容易找到吗?别忘了,对方也有自己的需求,需要你的关爱与付出。

幸好遇到佛法,通过修学,我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的心念。想要好的果实,就应该多为善的种子浇水,这样才能促进善缘成熟。我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很多想法、做法都是不善心念的重复。比如焦虑、恐惧、嫉妒、贪著,这样的“努力”只能事与愿违。我开始培养正向心念,学着去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事,感恩周围的一切。

过去看到女同事婚恋顺利,心里会很失落,羡慕嫉妒恨。学佛后,知道这是人家过去修来的福报,不是简单的“运气好”,我看到的只是轮回长河中的一个片段。就像看到别人捧着收获的稻穗,不应只是羡慕,而是随喜别人曾经的耕耘。

每个人的姻缘都是福报所牵引,即使有的夫妻看上去能力、外貌等悬殊很大,福报却是相当的,福报就是他们的“稻穗”,根据他们的耕作情况在不断变化。如果我学着也在自己的土地上努力劳作,收获就会到来。

婚姻的修行

内在的心行变了,外在的因缘也在悄然改变。2014年夏天,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结婚、进班、怀孕相继而来。

婚后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付出多,时常起情绪,觉得“不公平”。这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老毛病在发作。通过修学、义工行,我认识到,先生已为我付出很多,只是我在不断索取的思维模式里,将得到的视为理所当然,没得到的无限放大,感觉不到他的付出。他是来度我的,在帮助我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执著,培养我的感恩心。

这样思维后,我就慢慢接纳了很多过去不能接纳的。

一次在外面,突然肚子不舒服,想留下来再坐会儿。先生认为晚高峰快到了,急着回家,催促我还是先走到停车场,在车上休息。一下子我就起了情绪,又要落入到“你是自私的,不考虑我的感受”的老式思维里。此刻,学佛的我转念一想,如果我是体谅别人的,也就不会和先生计较了。而体谅别人,本身是一种有福报的表现,我不应嗔怪他,而是体谅他。这样想了,就没有情绪了。进而想到,也许先生急着回家,应该是有他的考虑,反而是我没有体会到他的需要。

返程途中,我在车上休息了一下,肚子也舒服多了,再没有纠结此事。

我们都像生活在自己错误观念、臆想、自我催眠的“泡泡”中,会对别人作出判断,并不断观察和安住于自己的判断,因此自寻烦恼

通过修学,尤其是道次第的修学,我的内心逐渐温暖、充实起来。对三宝信仰,给了我走出固有思维模式的力量;上士道的修行,使我打开心量,慈悲的光明照入心田。

回顾自己的婚恋历程,爱与暖流在心中流淌。

愿一切众生早日听闻佛法,获得究竟的解脱与安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

问: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可是,有的书上说定业不可转。请您慈悲为弟子..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此品说明无相三昧的修行法。◎复次薄伽梵毘卢遮那告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