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治“法不入心”的问题


本期法义看似导师在谈他的修学经历,但对于学佛多年的我来说,其中很多的内涵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我在修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法不入心”。

导师在法义中说道:“有不少学佛者,包括佛学院的学生,学归学,但所有问题依然故我,迷惑还是迷惑,烦恼还是烦恼。所学的这些,只是在现有的心灵系统中增加了一点佛法知识,生命本质并未因此有任何改变。”这个情况之前我也是有所察觉的,但苦于不知道如何调整,修学一度陷入瓶颈。所幸在半年前加入了三级修学,特别是学习了八步骤三种禅修后,找到了原因,那就是我之前的修学只是停留在前三步,所以法不入心。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方法就是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将法义落实在第四步和第五步。在班级共修的分享中,我把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改变和师兄们分享,互相启发,彼此增上,也是班级共修不同于小组共修的意义所在。

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前,虽然为了每次的班级共修,我也会很努力地准备分享的内容,但因为没有结合心行,只是在转述一些概念和道理,就像鹦鹉学舌,自然很难让师兄们产生共鸣。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便开始尝试改变分享的方式。然而一开始很不习惯,因为这需要卸下自我的堡垒,真诚地检讨自己的不足,愿意拿自己开刀,以身试药。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强大的动力。

前不久,我发心担当一期学佛沙龙的分享义工,希望借助这样的机会逼着自己打开心扉,将法义和自心连接。因为学佛沙龙面对的大多是没有很多佛学基础的善友,所以分享的内容必须接地气,让他们能听懂,且能产生共鸣。那期沙龙的主题是“活着为什么”。这是一个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我谈的主要是自己在学佛前后对于“活着为什么”这个问题在认识上的改变。说实在的,若不是这一次分享,我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虽然,也会经常发愿“为利有情愿成佛”,但是这个誓言背后有多少力量在支撑,我是不确定的。通过这次分享而有机会认真思考,我发现内心对于学佛的目标,因为清晰而更加坚定了。

学佛不是简单地祈求佛菩萨加持,也不是脱离世俗生活,只为陶冶情操,是让我看清世界的真相,并指导我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那就是无常无我因缘因果。认识这些真相和走出生活的困境有何关系?这就需要举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为此,我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分享了自己生病八年的经历。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原本以为自己早已淡忘其中的细节,但是为了这次分享,我整整花了三天时间去回忆和重温当时的感受。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流露,所以现场的分享以及善友的反应都远远超过我的预期。这次经历使我对于分享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我们的心越打开,法就能越容易滋养我们,我们也就越能于法受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