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精进的去付出,很容易悟道


人能富贵,是因为有付出的心态,而且不贪便宜。所以大富大贵的人,一定有可贵的品质,就是付出的心态。不贪小便宜的心态。这样子富贵能长久。比如社会上很多人被骗,之所以被骗,因为自己有贪小便宜的心态,往往很糟糕。就像有些人去放高利贷,结果连本都回不来,这就是自己不劳而获,反而糟糕。搞金融的人,很容易犯不劳而获,所以特别要谨慎。

修道人的特征,一定要很踏实,不要太虚浮。所以我去观察,凡是天天喊着求财的人,到处烧香求财的人,往往是很贫穷。而且越求越贫穷。因为没有付出的心态,怎么可能得到财富?就想着算命,看风水,中奖,念咒搬财,这类人往往变得很贫穷。

我发现一点,人为什么一定要坚强,不要动不动就想着别人的帮助和救济。那也是贫穷的。妙湛老和尚就讲了一句话,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靠父母,靠他人,不算好汉。这就是禅宗的风格。其实每个人都要有这种精神。古人才讲,救急不救穷。你有急难时,救一救,但贫穷就没有办法了。命中没有那个福报,别人救济你也不会富有。

大家去看世界,永远是有贫富对立的。这根本不是会不会懂得发财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去努力,同时有没有付出的心态的问题。没有努力和付出心态,穷人就永远是穷人。这也是修道的精神。一个人事业上有拼命的干劲,修道上也会修的成。这就是禅的精进。

在菩萨六度中,有个精进度。修道要很精进,不是软绵绵。因为这是在修菩萨行,你要成就大方广的华严的境界,就要有精进度。而且是正精进。修行就要看八正道。怎么样才算正精进。你看祖师大德,二六时中都在精进,睡觉都不敢放逸。而且精神越用,就会越敏锐。就像要背经一样,我常提要背经,把大乘经典背下来,修道是要有压力啊。每天要给自己定功课,能坚持个三年,一定有效果。

修道要过放逸关,人很容易放逸,朋友一来,闲聊就去了半天,没有任何意义。或者为了一件好看衣服,逛街去了半天。选好吃的,又吃了半天。人都为了五欲六尘在折腾,很可惜。修道人的生活,要简单,而且是重复的,雷打不动的,这样子才能入道。每天给自己规定功课,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不然明天一定补上。这叫精进。

有些人一学佛就讲空,放下,这很容易入魔障,结果越修,福报越小,越懒。没有压力,放逸。那很糟糕。没听说看破放下时,还能去做事业,起码能有福报。结果一修行,就越没福报,那要很谨慎了。一个人的福报,从面相可以看出来。福报有很多种,人缘,智慧,身体健康,寿命,财富,儿孙满堂。这都是属于福报。越修一定要身体越健康,寿命越长,财富不要大,但你不被财富所转,人缘就会越好,智慧会开发,法相会庄严。这就是福报,修福修慧,就怎么来的。

身体健康清净,也是成就相。寿命也可以改,比如有些人人中很短,就表示寿命短,很多明星年轻就去世的,人中都不长。要好好念《金刚经》,起码念一千部以上,珍惜吃的用的,也能转你的寿命的福报。金刚经是福德的经典。多念经,背经,很多祖师一辈子念经,超过十万以上的,很多。这也是精进的方式。

人要是行阴德,脸上就有阴骘纹。行阴德的人,身体都差不到哪里。古人讲,仁者寿也。仁厚的人,长寿。而且阴德重的人,正气足,不惧怕鬼神。有些人怕鬼,身上带着很多护身符,密宗的之类。那是因为正气不足才会如此。正气为什么不足,心中有邪念才会怕鬼。人正气足,身上自然有光,鬼神见了敬三分。人是顶天立地的人嘛。但损了阴德,人自然内心有亏,就怕鬼。甚至被附体。有些人很容易被附体,就是没有正气,偷心重,比如有些人一心想求神发财,一有偷心,这些鬼神就容易附体了。

再讲智慧,真的智慧是来自德行,不是来自学来的小聪明。为什么很多人误解佛经,尤其是般若经典,特别是《金刚经》。一说般若,好像讲空。其实金刚经处处讲有,讲阴德,讲善法,讲具足相。为什么会误解那么严重,导致人消极,因为阴德不够。所以没有阴德,也开发不了智慧,反而因误解而产生严重的错误。

修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心中有正气,慢慢的还是能入道的。一步步来,时刻反省自己是不是有正气。这一点是入道的一到门,或许可以给你启发。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