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面看待雾霾?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资料图)

现在很多地区经常被雾霾侵袭,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妨碍交通,伤害健康,引发咳嗽、哮喘、肺炎等疾病,导致癌症发病率增长。从佛教因果的观点来看,雾霾属于一种共业,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雾霾的危害。那么,怎样才能彻底远离雾霾呢?

从外层次来说,雾霾主要源自于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环境保护,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保护环境——尽量选用绿色交通,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等等,如果人人都能改善自己,一定会对减轻雾霾有所帮助。

从内层次来看,首先,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这是人们物欲膨胀的必然结果。现代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经济效益,只想增加钱财,却忽视对环境的破坏。虽然大家都厌恶雾霾,可所作所为却都在引发雾霾。长此以往,即使物欲得到一些满足,却会付出健康恶化的沉重代价,这真是得不偿失啊。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颠倒”。有时,物质文明发展太快并不是好事,因为物质和精神就像跷跷板,一个高了,另一个必然降低。因此,减少自己的物欲,做到“少欲知足”,这是治疗雾霾的一个良方。

其次,空气中的雾霾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心灵的雾霾。我们心中的无明我执贪嗔痴烦恼等等污染,如果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比空气雾霾恐怖无数倍的景象。心灵雾霾令我们的物欲膨胀、愚昧增加,引发了空气雾霾;还令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心疾病频频爆发;更令我们沉溺于轮回苦海无法自拔。心灵雾霾的危害远远超过空气雾霾。空气雾霾只会损害我们一生的健康,心灵雾霾却可以吞噬我们累世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消除心灵的雾霾——烦恼。

更重要的是消除内心的雾霾(资料图)

修行的角度说,雾霾也有其正面的意义——可以帮我们认识轮回的过患,生起出离心。如果没有雾霾,天空一直湛蓝,大地一直翠绿,我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心灵的雾霾,会一直盘算着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任由物欲的发展。

佛陀在年少之时,由于父王的庇护,从没有见过生、老、病、死的景象,所以也从未意识到轮回的过患。后来,他在外出游玩时,亲眼目睹了生老病死的痛苦,这才生起了出离心,于是毅然决然地出家求道,苦修成佛

如今,我们看到雾霾,也要认真思维一下:为什么会有雾霾?归根结蒂,因为这是轮回世界,不是诸佛菩萨净土。在轮回中,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生活,任何灾难都是正常的。很多人想通过移民来逃避雾霾,可纵观整个地球,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问题。比如说,在贡嘎山、梅里雪山、青藏高原这些地方,虽然没有雾霾,但氧气稀薄,会有高原反应。再比如说,即使移民到发达国家,虽然没有雾霾了,但会有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还会有异国他乡的漂泊感。从六道的环境看,如果堕入了地狱,那里四处都燃烧着烈火,雾霾比人间的雾霾要强烈亿万倍。即使升入了天界,也无法逃避生死的折磨。所以,轮回之中没有完美之地。只有出离轮回,才能远离一切污染。

因此,要想彻底消除雾霾,我们应该遵循佛陀的教诲,精进修行,从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做起,从少欲知足做起,努力消除心灵的雾霾——贪嗔痴烦恼,追求究竟的解脱,最终回归每一个众生本具的刹土——佛性,这才是清净、完美、永恒的世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