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物质,你就总会有种自卑感


物质主义的游戏永远无法真正地根除不安全感

很多人相信,如果有很多钱,或者有个好丈夫,或者晋升为高官,你就会幸福。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很多有钱人没有时间欣赏金盏花美丽的黄颜色;一个好丈夫可能有勃起障碍;一个有权有势的高官可能有具“壁橱里的骷髅”,日后将会回来缠扰他。

所以,他们必须认识到,物质主义的游戏永远无法真正地根除不安全感。这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因为不知为何我们有种盲目的概念——有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表面上看,这或许暂时看上去是真的,但是如果你太过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意味着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变化的事物之上。

我的一个学生曾就读于一所高雅的英国学校。她很漂亮,很多男孩儿喜欢她,努力想引起她的注意。一次她来看我,有位家境富裕的仁波切的儿子彻头彻尾地爱上了她。他开着华丽而俗气的车,舞动着路易威登的包,把劳力士表换成了百达翡丽,非常努力地通过这些来向她献殷勤。但是这些恰恰和她喜欢的相反,因而让她畏缩不前。她宁愿和会读莎士比亚的书、会听瓦格纳的歌剧,并且能够讨论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事情的人约会。这清晰地表明,如果你变得太物质主义,你就总会有种自卑感。

我们所认为和谈论的所谓幸福,永远是部分的痛苦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幸福,甚至挤青春痘也包括在内,只是一旦做过了头,就变成了痛苦。长青春痘不是好事,但是挤一挤能带给你某种快乐和满足感。在这个例子中,没有人会因为挤青春痘可以体验那种快乐而喜欢长青春痘。

与此同时,简单地说,我们所认为和谈论的所谓“幸福”,永远是部分的痛苦。首先我们需要问,如果所有情绪都是苦,那么生活中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幸福,实际上是非常令人困惑的。这有点儿像是挤青春痘带来的满足,快乐只依赖于短暂的痛苦的解除,一旦挤完,痛苦就会回来。

这也有点儿像是婚姻,本应对解除孤独有所助益,却也带来痛苦。或者,如果在你面前有很好的食物,例如精致的意大利面条,美味可口,但甚至在吃的时候,你就开始担心多余的碳水化合物,然后关于血压、胃、六块腹肌、失去英俊外表等等一大堆忧虑就突然出现了。

所以生活中我们所谓的“幸福”真的是非常不完美的,并且很快就会发展为痛苦。然而,即使在这个不完美的轮回中,一个人还是可以通过生起满足感而试着拼凑一点点幸福。当你满足的时候,几乎不会感到厌倦。只有当你太过贪心的时候,才几乎不可能感到兴奋。

被认为是所谓“命运”的一切事物,都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无明制造的。

命运是一个难以把握的词。如果把命运和因缘诠释成同样的意思,那么当然,佛教相信命运。但是在英文的普遍使用中,“命运”这个词似乎有“超越个人控制”以及“被一种超越人掌控的力量所事先决定”的含义。既是如此,命运当然就和因缘不同,也就不符合佛教的理解。

佛教的见地是这样的:好比扑克游戏,开始时你总是有机会选择不发牌或者不玩牌;然而一旦牌发了,也开始玩了,你就得遵守游戏规则。

另一个例子是,你总是可以选择不去煮蛋,即使开始煮了,你也还是有机会选择不去煮完。但是一旦蛋已经百分之九十九煮好了,就很难让它只煮到百分之五十,因为你已经创造并调动了将会产生结果的某些因、缘和行为。

所以佛教徒不会同意,是某个人或某种超自然的因设计了命运,并且在很早以前就事先确定了结果。事实上,你有能力去拥有你想要的那种命运,取决于你自己。所以可以说,因缘既是自由意志又是命运,但是在这里,命运应该理解为某些我们以前创造的因缘的结果,而不是被我们控制之外的力量所提前决定的。

无明的持续的习性看上去无处不在,感觉几乎像是命运,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感觉那是命运,只因我们拥有某些习性已经很长时间。事实上,被认为是所谓“命运”的一切事物,都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无明制造的。然后我们忘记自己创造了它,很久以后,我们认为它是不知怎么就随意发生的“命运”,对此我们不会受到责备,也不需要担负责任。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

问: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可是,有的书上说定业不可转。请您慈悲为弟子..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此品说明无相三昧的修行法。◎复次薄伽梵毘卢遮那告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