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看清烦恼的过失与危害性


世间人经常认为:“这个人害过我无数次,他用刀子刺入我的身体,用恶语来毁谤我,把我的财产全部抢光了,我做生意的时候也从中制造违缘,他就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中观宝鬘论》里面讲过九种生嗔的对境,不外乎都是对我和我的亲友产生损害而已。人们认为是这种人是自己的怨敌,进而对他生嗔恨心,但实际上真正用智慧来分析时,他们的危害并不是非常过分,也不是相当严重,因为他们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让我们堕入无间地狱,在无量的岁月中感受熬煮剖割等痛苦。

烦恼敌人与之完全不同,怎么不同呢?前面也分析过,烦恼就住在我们的心中,如果没有严加防护,一旦它爆发出来,很容易让我们因贪心而破戒,或是因嗔恨心而毁谤金刚上师等严厉的对境,以及造五无间罪等等。我们在烦恼的驱动下,如果造下了这样的恶业,不仅毁坏了今生的一切善根来世也会堕入地狱,生生世世在熊熊的烈火中受苦。

地狱的痛苦是世间上任何一种痛苦也无法相比的。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在此人世间,一日之中不间断被三百短矛猛烈刺入身体,这种痛苦非常的可怕,然而,此痛苦与所有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复活地狱的痛苦)相比,也不及它的一点一滴,根本无法同日而语。既然复活地狱的痛苦都如此难忍,那烧热地狱、无间地狱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热地狱里的熊熊火焰,非常猛烈炽热,即使是非常坚硬的须弥山遇上,也会在一刹那间化为灰烬,连微尘许也不可能留下,完全变成一片虚空。可见,地狱火的热度,是世间上任何一个高温也无法相比的。我们有时候可以这样想:一个小小的火星溅到身上,我们都会烫得要命,连声叫痛,或者平时用针灸治病,稍稍被火焰接触身体,我们也会叫苦连天,可是在地狱当中,熊熊狱火在千百万年中一直焚烧我的身体,让我死了又活,活了又死,这样翻来覆去的痛苦,谁能受得了?

世间上的任何一个敌人,最多是把我关入监狱或者令我离开人间,这种痛苦虽然非常难忍,但过了以后也不可能生生世世受苦。而烦恼的敌人,不管是贪心嗔心,还是嫉妒傲慢,都有能力将我投入无间地狱,因此,千万不能把烦恼当作自己的密友,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对治它。佛陀在《别解脱经》中说:“如果遇到了毒蛇,最多不过是丧失生命,但如果没有对治烦恼而触犯戒律,将会十万劫中在地狱受苦。”所以我们应该尽力断除自相的烦恼。当然,讲到大乘的不共观点时,“烦恼即菩提”的说法也有,但就我们现在而言,暂时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因此在烦恼生起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地对治。

《法句经》云:“千千为敌,一人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战胜了千万个敌人,被人们称为了不起的英雄,也不如战胜自心烦恼,成为真正的智者或修行人。在《大圆满前行》的后面,华智仁波切也引用了阿底峡尊者的一些窍诀说:“如果相续中具有烦恼,这不叫名副其实的修行人;如果能摧伏烦恼、对治烦恼,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首先要看清烦恼的过失,知道它对我们的危害性,这样一来,自然就不会与它为伴了。

打个比方说,如果我们看见一件衣服,开始时觉得它很好看,后来知道它是杀害动物用毛皮做的,就会对这件衣服失去兴趣。同样的道理,修行人首先应该认识到烦恼的过失。然而,世间上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但不觉得烦恼可怕,反而对它歌功颂德。贪心非常重的人,会赞叹千姿百态的美女;嗔恨心非常重的人,会赞叹英勇无畏的英雄;愚痴心非常重的人,会赞叹那些懂得享受、会睡觉、会过生活的人。世间人的很多想法,跟我们修行人完全不同,他们赞叹烦恼的一切“功德”,而我们依靠佛法的智慧来剖析,确实没有点滴成分值得赞叹!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