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礼制?


第二百二十七句: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出自《群书治要》卷七《礼记》。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道德仁义”,不藉助礼就不能实现。在这里,道德是体,仁义是用。无论是体是用,都非常抽象。

怎样能够体现出道德仁义?那必须藉助于礼。譬如就仁义而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心自然而然的一种体现。仁从哪里做起的?从“亲亲”做起,也就是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来培养起一个人的仁爱之心。

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对父母的这种仁爱?《礼记·内则》中就有一段关于怎样孝敬父母的礼仪。儿女侍奉父母,在鸡刚叫头遍的时候,就要赶紧起床。起床之后,要洗手、漱口,戴上冠帽、穿上端服(在正式场合所穿的衣服),再套上蔽膝,系上大带,插上笏板(古人给皇帝进谏时所用的长方形的记事板),左右佩戴好饰物(为的是父母的需要),来到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

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和颜悦色地说话,问父母公婆需要什么,就给他们敬奉上什么。这个“色”是温柔的面容。下气怡声,即使父母做错了事,有过失,仍然是“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和颜悦色地、很低声、温柔地给以劝谏,不能够厉声厉气地把父母呵斥一顿。

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如果你的谏言、规劝不被父母采用,还要更加恭敬孝顺,没有抱怨之心,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去向父母进谏。如果父母不高兴、生气了,把儿女打得流血了,也不敢有怨恨之心。这是《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儿女孝顺父母的礼仪细节。就是从这些细节之中培养起一个孩子对父母的仁爱之心,培养起一个孩子永远不与人对立的心。

仁者无敌。这种仁爱之心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按照礼的要求悉心照顾父母,当父母训斥自己的时候按照礼去应对,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按照礼去劝谏,正是在这些符合礼义规定的行为中逐渐培养起了仁爱之心。所以这里讲“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接下来是义,“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是适宜的意思。怎样做是适宜?就是要符合礼的规定。

对于治国而言,尊敬贤人最重要。如何尊敬贤人,体现对贤人的道义呢?也必须通过礼来体现。《礼记·曲礼》上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很多人用这句话批判古人的等级观念。大夫(即领导者)犯了罪可以不受处罚,而一般老百姓却要依法惩办,这体现了不平等。实际上,这是对传统文化不理解所导致的误解。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冉有去请教孔子:“从前的君王制定法律,规定‘刑不上大夫’,刑罚不施加于处在上层的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仪不涉及在下层的百姓、平民。如果是这样,大夫犯罪就能够不施用刑罚,普通人办事就可以不讲究礼仪了吗?”

可见,这句话古人早有疑惑,而孔子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孔子说:“不是这样。大凡整治君子,要用礼义来引导他的心志,这是用廉洁知耻的节操来勉励他们。”所以为什么有礼制?因为治理国家不能仅仅惩罚人的行为,还要引导人的心志,让人有廉耻之心,根本不想去触犯礼法。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教”,“率之以身而使效之谓教”,就是率先垂范的身教。“训”,“谕之以言而使循之谓训”,就是言教。“教训正俗”就是通过言传身教来端正民俗,使邪曲不正的社会风气导归于正,不以礼作为标准,就不免缺失简略而无法周到完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分争曲直,辨讼是非,如果不以礼作为准绳,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如果没有礼的标准,就会出现《墨子》中所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有一个人,就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有两个人就有两种,有十个人就有十种,到底谁的标准是正确的,就很难判断。


当人们具体面对一件事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去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就出现了纷争,因为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论假设和标准,都能自圆其说。所以西方社会就出现了“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的现象。倡导的自由也导致了任性随意,这就是没有礼的结果。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