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依靠族谱来传承家族记忆靠不靠谱?这6大弊端您都知道吗!


点击上面祖源文化传播关注我们

完全依靠族谱传承家族记忆靠谱吗?有哪些弊端呢?小编认真总结了以下这6点,希望能改变一下现有的状况!

一、谱书结构阻碍阅读

现在传承下来的族谱多采用苏式、欧式、牒记式及其变种编写,目前不要说家族的中青年人看不懂家谱,理不顺自己家的直系祖宗,就是家族年纪比较大的人,第一次翻阅族谱,理顺世系都相当困难,导致很多家族再次修家谱的时候放弃原来谱书的格式,而采用表格式,在谱书前加目录,小编在此不讨论,此种方式是断了祖宗传承还是一种创新,但是传统的谱书结构确实一定程度阻碍了阅读。

二、古文阅读存在问题

今天,在东北及华北的局部地区,家谱仅仅是家族的花名册或者就是家谱轴子基本没有什么卷首部分,但是在宗族文化盛行的南方地区,特别是文化底蕴比较浓厚的省份,家谱卷首部分所占整套家谱的比例非常高,超过整套家谱的一半也是比比皆是。一套家谱对研究家谱的人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卷首谱头部分,可惜因为阅读不了,这些先人留下的财富,反而给子孙后代带来了很多难题。

三、承载的信息量有限

家谱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卷首部分的记载,能够清晰的了解家族的发展概况,但是家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记载的信息就过于简单,比如我们经常在家谱里看到某人的传记是这样记载的“生於某年 娶某氏 生子一 某某 卒於某年 葬哪里”,看到这样的记载,在脑海里边根本就没法给此人画像,比如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历了哪些事?亲邻对他的评价如何?都没法体现出来。对我们唯一有效的信息可能就是葬地,在清明节等时间去祭拜一下,没有多少感情和亲情可言,超过五代之后甚至连祭拜的人都没有。

四、繁体字看不懂

家谱创修多在明清时期,只要有家谱的传承的,基本最晚也在民国之前,当然那时候不可能用简体字编修家谱,从1964年5月中国文改会发表《简化字总表》开始到目前,已经超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家族里边能够顺利的阅读繁文的屈指可数了,有些家族在修家谱的时候为了怕改了祖宗的名讳,拜错了祖宗,再次修谱时还是采用繁体字(新入谱人员采用简体字),本来古文就难以通畅阅读,世系不好理清,即使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尴尬的问题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直系祖宗都不一定能认得了!

五、无故事性,可读性不强。

现代已经不是知识匮乏的时代,记得在作者小时候能够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就是连环画,一套连环画能够反复不断的看,但是现在呐,已经到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的文章层出不穷,有很多非常出色的文章因为没有可读性,阅读人数可数,传播效果非常差,而家谱就是属于很难在族中传播的刊物,虽然家谱有其神圣性,有其性质决定不能广泛传播,但是出现的不少尴尬事是,家谱有,家族历史没人懂!家谱保存的再好,文化断了传承,修谱何用?

六、谱书的神圣性,不便于大范围传播

家谱在以前,不是谁都有资格收藏的,即使你有资格收藏家谱也不是随便也以翻看的,更不要说借给别人了,到一年中特定的时期还要焚香净手拜家谱,虽然今天规矩没有以前多,收藏家谱的人群也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出钱购买本族家谱,但是家谱的神圣性已经深深的印在我们骨子里,不信?你可以将任何书本随随便便垫在屁股底下,但是家谱你不敢。除了对谱牒文化有研究的人,一般收藏家谱的族人一年到头也不会翻阅族谱。对保护家谱可能非常有利,但是对传承家文化来说就是阻碍了!

那么怎么解决上述弊端呐?除了可以通过互联网修谱方法外,也可以采用传统族谱和百年五代小家谱相结合的方式,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互联网修谱也有弊端就是,每一次启动都是族中大事,牵扯到协调问题、资金问题等等,费时费力费钱,但是百年小家谱就容易多了,是一家之事不是一族之事,可以随时启动。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祖源文化传播

祖源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祖源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祖源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祖源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