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悟的氛围 1010 第一谛



1010  第一谛


上一课讲到悟为什么这么难发生,这课就延伸到修行为什么这么难,或者对的修行为什么不容易发生。这和上一课是连衔接的。


我们看禅宗和其他的修行的差异,我们会知道通常见到的这种修法,和这种最上乘的修法的差别在哪里。也就是这种悟为什么这么难以发生。小乘的修行,是以间离、舍弃为主。所以我们离去恶,去行善,不造诸恶,做善尽心,是明诸佛之教。那么这样的话,主要是以这种“舍离”为根基,以“戒”为根基。

 

大乘的修行是以“转化”为依据,为根基。也就是从“自我转化”到“菩提心”的修习。我们上节课讲过,这个“菩提心”其实是一个影子,并不是真实的“菩提心”,只是训练我们习惯,这样的一种大乘性。所以它是从小乘,它的基础的舍离,开始对众生、对他人、对整体的这种业。包括整个世界的流转的一种转化。


因为我们自性也好,法界也罢,并不是间隔的。在小乘当中是自解脱,所以在自解脱的后边,走到头儿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达到彻悟的。所以只有基于大乘,我们才能切穿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那这样的大乘就是去转化,这样的一个边界感。


另外一方面呢,去转化的是什么呢?是法,就是在小乘,我们有个一涅槃在,有一个证悟。那是我们的目标,相对应的是轮回。所以讲轮回和涅槃。


到大乘讲空性,讲法界。这个时候,就已经是,它本身是空。我们看《金刚经》,对阿难,对须菩提,这样的一个展开。那么它破除我们对那种“出离”,和对彼岸的一个执念。那么这是一种大乘的方式,所以大乘在训练菩提心。但是这个菩提心,一会儿我们后边课程会提到,这个很重要。到时候和最上乘的关系,这个我们放到后边去讲。

 

那我们看到,刚才是以小乘舍弃为根基,以大乘转化为根基的时候。所以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它边界的调整。那么就是我们还是说身、语、意,那么这个身,还是作为根基,以它来修。小乘呢,包括甚至外道的苦修,都是要舍弃对身体的贪欲。大乘是舍弃这种对自我为中心的身的转化。进而,大乘经典当中训练我们的语。让我们的语也去习惯这样的一种菩提心,这样的发心、回向。这样的都是从语言上的一种训练,进而达到一种意。就是我们最深层的那个愿,那个悲心,那个动力。

 

这块儿为什么叫因乘呢?就是不管是刚才讲的身、语、意,都是在因缘中完成的。所以我们要在因上去做,也就是说,我们去做这个土壤。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真的有一颗种子埋下来?什么时候才能开花结果?那个是另外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土壤没有,土壤不行,什么种子埋进来都不长,会烂掉,会焦芽败种。


所以在这儿来讲啊,这个是基础。这是根基的根基,是土壤。那种子在哪呢?那我们后边,也是再去延伸就明白了。也就知道,前面其实在训练一个氛围。所以这就叫资粮。

 


那因为小乘和大乘,它顺应了人的本能。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法不会自然发生。而我们讲的小乘、大乘的佛法呢!它是和我们的感知有接口的。所以我们通过引导是可以逐步发生的,这就是因乘。所以在因上去累积累积,什么时候到果上再说。


那对于果乘来讲,就完全不同了。果乘是以果为根基,返回来是以我们的因,为一种诱因。是一种方便以为究竟,是站在究竟上返回来。去借我们的身、语、意,来修,所以这个就叫方便。方便和究竟是一个东西,离开究竟就没有方便,离开方便是没有究竟。不是有一个究竟,还有一个方便。


那当有一个“究竟见”的时候,会排斥这种所谓叫不了义,所谓就是二。我们是不二,那个是二。这时候把“不二”变成了更精微的二,这样的就会很危险。为什么我大乘修行很重要,就是在我们的根基土壤没有足够好的时候。这样的一种方式,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或者带来更可怕的一个后果。这个后面我们都会逐步的展开。


我们还是说回到果乘的身、语、意。那果乘的身、语、意,它又不是顺应我们的本能。又利用我们这样的一个条件,去修,它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先看看为什么它难发生?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如果你没有机会,听到这样的法。或者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不会自然发生的。

 

那么基于身,咱们以前的课都讲过。那么身对得是受,对的是爱-取-有-生-老-死,是以受为核心。而受的前提从名色-六入,那对的是蕴。


所以,我们看到《楞伽经》再前边,百八句之后。整个百八句在说什么呢?其实百八句是有结构的,那个这个结构是什么呢?我们看到,在那一卷的最后处,其实提出了整个的结构,是依据的是哪几条。


我们一个个看就会知道,远离蕴,就所谓五蕴,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这个蕴,实际上就和我们的身是相连的。那远离蕴,所以基于,我们刚讲小乘、大乘,还是利用我们的五蕴来修,那这块儿也都不展开。利用我们的五蕴,所以我们在这个当中,慢慢的去转化,去培养资粮,去埋菩提心的种子。或者培植善根,其实更准确的是培植善根。菩提心的种子,这块儿是没有的,或者是比较少,这个都不展开讲。那么这个是蕴的部分。


那么基于五蕴去修。我为什么外道,会出问题呢?很有效啊,因为把这个身体当真,把经络当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后得道升天。它整个是在生灭当中,它整个在三界当中个,所以是五蕴。是以五蕴为根基去修的,只是越来越新,最后得道升天,是这样的一个序列。


蕴之后是界,这个界呢,我五蕴不着,但是我有“能”和“所”。我“能”修,和我“所”见,“能”看“所”闻。我知道我怎么修,那么由这来讲,依然是界的身。那么这个界的身,“心是根、法是尘”。

《真心直说》的十种修法里会提到,存心存境,泯心泯境,就是这样整个的几个过程。那这个心和境其实是界,就是十二入。对的是十二入、十八界。那么说十八界,那么实际上在这,虽然在五蕴上我不执念。但是我们依然在这个世界当中,这是一个实际发生的事情。


不管我们修到哪,都会在一个,毕竟有那个觉受,有相。它就会有那样的世界。所以我们修,一级一级的,像小学大学中学,我们界都在变。修行也是这样,不同的次第,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显现。那么这是一个法,也就是它是发生当中,必然会有的。而且是非常相对应的。那这块儿,我们依然不能着,它对应的是无住。前边不受,这块儿是无助,否则哪一个界。“哎呀,这个挺好的,我想到那去”。就会落在“界”里。那实际上就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它会执念在那,就会我要到那个净土去,我要到那个天界去。那么就是对界的分别,我要证法界,法界依然是个相。那么它就会落在那,所以禅宗到后面。它就讲法身向上事,就是把这个破除。这才能达到根本自性,根本的自性是没有相的。这个我们暂不展开。

 

就是从蕴到界,刚才讲的十二入,是这个“能所”。那么我不执着界,我还是一看,就是有一个“能看”和“所看”在那里。然后这个所,十二入对的是心。由这儿来讲,我的心在用。所以看出去,实际上就是二元。我们所无修之修、无看之看,这个就很难理解。不看,那看什么呢?看不就是看出去了吗?叫慢慢熟悉这个心。但这儿讲的心是妄心,就是心的显现的相,并不是心之体。而是心之用。


蕴-界-触-心,进而,我们既然做,就有来有去,我生有灭。我们学习,就有提高。能够最后毕业,最后能够解脱。能够有来有去,是因缘。那小乘大乘当中,都是这样的因缘根基,所以叫广结善缘。我们修寺造塔,都是为了大家结缘,而且任何世界,其实法都不能离开因缘。因为自性是不在缘起当中,但只要有缘起,就会有缘灭。因缘我们说,缘起性空,要去善知因缘,但是不能执着它。不能执念它,但是也不能违背因缘,这个是因缘。

 

然后因缘对的,就是我们所做就会有所成。就会有结果,就会有绩效。这个是所做。再有就是生-住-灭-戏论,整个其实在这当中微细的差别。在了意来讲,都是戏论。那么它是分别,它是平等性智当中提到了:“至道无难,唯嫌拣择。”那这个分别。

 

那么这几条,就知道身、语、意,我们一般的修行,都是在这几条里面。那么我们看百八句,为什么非常难理解。历代讲《楞伽经》,很多都跳过这儿去讲。为什么一讲,“这不是就是我们要修的吗?”“我们不是学佛经,不是就学这些吗?”就是觉得很纳闷。“那这边咱们不讲,咱们讲后边”。


实际上,我们因为落入其中了,所以一对,就是这样啊!你不能勘破他,不知道这都要舍,俱舍。这些都要俱舍。这和小乘的俱舍就要不一样了。那么蕴-界-触-心-因缘-所做-生-住-灭-戏论-分别。从这开始,《楞伽经》,才开始讲。我们心识是怎么运作,一直到从我们发心的心识,一直到佛的自证境界是什么?这就是《楞伽经》的眼,那么这点明白,读《楞伽经》就找到它的入处了。否则讲来讲去,讲成维识。明明这些都要俱舍,然后他们去研究这些,落入其中。这个就变成了名相之学。

 

现在回来,分两头讲。刚才讲了,一个俱生我执。再一个,后天学的法执,就是法。那么我们所见所闻不是就是这样吗?我验证过呀?你们不是大家都是这样修吗?大家不是都是这么修吗?所以我们讲了法是空,空的法。在这当中,法是一种显现,是一种因缘。但是我们说法是空,说诸法空相,诸法平等,是法本身没有自性。而不是求一个佛法,求一个解脱。这就是悟于迷,那就是原因就在这了。

 

那最上乘呢,直接从这儿切穿。以自性而修,所以叫最上乘,所以叫果乘。那么果乘当中,这些都要专门的训练。那基于身的训练,大礼拜,经行,打坐。其实都是要和这个身间离开,然后才会体会到背后的心。

 


语也是这样,我们也用文字。我们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我们会慢慢会习惯于不落于二元,是导向“那个”的语言。是一种基于无,不基于这样的因缘和因果。是不在二元当中的指向。那我们这种语的训练,就所谓我们的公案也好,其他的日常的行持当中。其实都是都要对语的训练,意的训练。其实现在这些讲的也是,我们慢慢的要知道,不在那个维度。


那在哪呢?那实际上这些我们通过一些经典,一些高阶的经典去读。《文殊说般若经》,《维摩诘经》。尤其《维摩诘经》是非常根基。我们看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深心而能发行”,“身心则意调伏”。


一步一步的,这样展开。那再看,比如基于声闻乘,代表的十大弟子他们漏在哪了?那么到了菩萨乘,他们又漏在哪了?然后维摩诘和文殊互相演一场大戏,之后又显的香积佛品,这样它整个儿呈现的是不二。就是呈现是果乘的样貌,所以《维摩诘经》是我们整个修行的根基。《文殊说般若经》 是我们训练语,不落二元的语。其他经典就不说,《圆觉经》也是这样一个教学的轴心。教学的核心理论和依据,就像教委核心的教材制定的原则,和教学的原则一样。

 

那有核心的几部经,那么这块儿我们再去,看看果乘中的,到这儿依然会产生显然误解,会产生甚至会危险的误解。那这个核心就从,前面这块儿讲的,是依于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以这些能生万法来行持。


所以无相颂,传香忏悔,整个后边的展开。不管各宗各派,都是以他为根基。那么在这之后我们会看到,五祖送四祖,最后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六祖自己去摇船,五祖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一句偈子非常的深,非常的难以理解。那么难以理解在哪呢?它包含好几个维度,我们既然刚刚说了果乘,那既然是果乘了。那因乘太low了,那我们直接修果乘就好了。那么这就会出现菏泽神会,会去灭北宗。其实北宗是非常方便的,而且适用于更大的、更多众生的。说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这儿一步,慢慢再进入到后边的修行,这是一个非常根基性的修法。结果菏泽神会觉得我们这个高,你们那个不正,然后去破除。

 

在那五祖那,为什么那么多逃难的,各式各样众生能够在五祖这里,形成东山法门,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氛围,才会有六祖能够听闻说五祖,听闻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奔着去找,找到这个五祖,最后得法。那实际上讲这里面,就是讲的这个就至关重要。我们在一个果乘当中,会升起一种傲慢,或者禅宗内部就觉得,我们临济就比你们曹洞就要高一些,你们那个死哒哒,我们这个活波波。或者哪一门哪一派就觉得去点评,你看你你们修成那样了,修成那样了,那么从菏泽神会的这个法系里面,弟子里面到圭峰宗密讲的几派,其实里面不够公允,它说的是很多是那几派修的毛病,而不是真正的正修的那种显现,或者他的法是什么。这个给后人带给很多隐患,也对后来宗派的互相的褒贬,有一个不好的种子。

 

因为你看,都是从菏泽神会这儿下去,所以六祖说将来有个卯盖头也是个宗解之徒,这恰恰是在一个了义上,是对所谓的不了义去打压、去分别,这依然是分别,而且非常危险的。那么刚才以自性清净,本自具足为为基础之后,那么这块儿我们再去看: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纵使我们修果乘,三乘之间不是对抗,是相处依存的。没有小乘,生不出大乘,没有大乘,也无法有最上乘,而且即便是在最上乘,不能舍离,大乘是根基,在大乘当中,也不能舍戒,也不能舍去这些基本的寺院,包括僧人的行持,就是不能舍小乘的,更高一级的是超越,更高纬的穿透,而不是舍弃,更不是排斥。

 

所以呢在这里,就是我们在果乘上,因上不能舍,该烧香烧香,该点灯,该去做供养,依然要做,去长养我们的善根。因为菩提心的根使从小乘、大乘,一步步把土壤奠结实了,到这个我们自性的温暖,自性的那种的佛的那种遍造流露,完全任运之后,和我们的空性匹配,才能像一只鸟的两翼,才能飞起来,否则修到空,把这些都舍了,那么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最后变成一种自解脱,也就落入二乘,那就无法证佛果,那就叫七地菩萨的回互之难。所以在这来,不管什么时候修,不管基于个人修,还是基于宗派,不能打压、排斥、分别其他乘,他们相互唯一,都是佛法的组成。所以有情来下种,我们无量劫,从轮回众生到旁生,到能够做人身,能够修行,都是依赖来因缘的。所以缘起性空当中,而且我们菩提心的长养,不是你知道了,我什么都能择开来,我说断就断,说舍就舍,我跟谁能够四六不认,我能够无情,能够冷酷无情,我就能够修。或者只是站在外面,说一些菩提心,念些经,而不能真正去感受他人的心念,感受他人的痛苦,那么这些都是危险的。这些都是果乘危险的,容易去标榜,或者在整个的修行的制度建立上会偏颇。

 

这就是禅宗后来走向消亡,一层不如一层,都是因为这个,一层层把自己的根基,把自己的大地掏空,那么成为空中楼阁,终会有坍塌的一天。所以我们今天在讲禅宗的时候,要把这些漏洞,既要看到我们的正法在哪里,也要看到以前的这些过失是怎么发生的。而且我们始终是以了意、最根本以佛的见地来去看,才能去公允的评判,才能够判教,才能使我们现在所呈现的法,不会有大的疏漏。那么有情来下种,无情果还生。所以这个土壤,是要大悲水,浇灌这个根,来成就智慧华果,这是必须去做的,也不能舍弃的。尤其我们要返回来看自己内心的温暖,对他人的体察有没有,如果没有,可能我们的那个明觉,只是一个面,实际上我们会变得冷酷,变得冷漠,变得麻木不仁,还是以一种非常高调的姿态去显现,这样会非常讨厌,而且修到后面一定会塌的。因为你没有众生的根,其实就连大乘的全部舍离了,最后变成一个自解脱。

 


所以在六祖大师去体认了本来清净,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之后,五祖大师,就是特别嘱咐这句话: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那么有的同学会问,怎么是无性呢?我们讲自性,怎么又无性呢?实际上这块儿句子,要理解倒装,无性是性无,是性本身是无。所以我们参无门观,以无为根本。而无不是没有,无,就是我们那个果,就是那个遍在。那个不为而又,不去设计,而有完全具足的那样的世界,就那样的一个空间。我们全叫它法界,其实这都是一种语言,很容易落进去。那我们就先不细揪这个,那是修行当中具体去指导、去勘辨、去训练。无情亦无种,无性,是性无,才能无生。所以我们了无生,得无生法忍,是指的是这个,才能够叫法生相上是,才能够得到彻悟,而彻悟就是去彻底去勘破了自我的这个无明。

 

破根本无明,悟于这个根本的迷,然后我们才达到彻悟,回到佛的本来面目,这是所谓做主承当,本来面目,要从这一点儿去看禅宗所使用的词汇,就明白它的指向是什么,所以都是以这个点作为根基。而这个点整个讲的是什么呢?这叫第一意,祖师西来意,其实是直指这个第一意,直指这个本来具足。去修行,我们二祖慧可,说请为我安心。说你将心拿来。说我觅心不得,这个觅不得的是。说请大师为我忏悔,说你拿来,我给你忏悔。说请大师让我解脱,说谁绑着你了,你看二祖、三祖、四祖、这一级级的,意思都是这样,这是第一意。

 

而我们安住于这个修行呢,是以刚才讲的,本自具足,本不动摇,是以第一谛为根基,所以是若遇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于第一谛而不动,那么想这是第一谛。从这来讲,我们从外围,并不是讲第一谛是什么,这是靠我们后边一步步勘辨,一定记住悟于迷,我们关键是眼前是被迷在哪了。而不是为虚无缥缈,未来的听上去很酷的悟。那个是很危险,而且就是眼前,我怎么就看不见,我怎么就,我现在就这么想,我错哪了,我就是这个感觉,如此真实,我错哪了,我怎么又不对了,这些才是要悟与于迷,去看迷到哪,这个才是悟。

 

所谓千叶莲花,就是一层层的悟。这就是淤泥生红莲,一层层的穿透,升起万种烦恼,生出千叶莲花,它是这样的一种意思,叫火中生莲终不退,这些都不展开。所以核心从这说,从第一谛开始,才能展开我们后边的课程,所以第一讲、第二讲其实都是一个氛围,那么第三讲核心的是叫悟于径,这个径是道路,是小径的径。一个是悟,一个是具体要走的道路。那么它后边再往后有十个部分,我们会一个个讲,比如不二法门呀,离四句绝百非,风月长空,那我们后面会一层层的把这个整个悟的氛围讲出来。

 

所以开宗明义,开佛知见,我们先知道,什么不是,那么为什么悟这么难?为什么修这么难?我们先知道,蕴-界-触-心-因缘-所做-生-助-灭-法,戏论,分别,那么从这儿刚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就形成了禅宗的一行三昧,就是行、住、坐、卧不离那个,这是一行三昧。

 

然后呢,所有相,不管经历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绝不被它迷,这叫一相三昧。所以是两系。一方面偏于青原行思,一方面偏于南岳怀让,实际上这两面后面延伸出曹洞和临济,这一系在青原行思下来,石头希迁,一直到云门,法眼,曹洞其实都是这一系,非常绵密,非常细。咱们这里面讲的,以这个为主题,那么这两头儿都会讲。

 

我们再看到,就是说无念、无相、无住,所以我们今天听了第一谛,后面我们课程当中会于念而无念,不落于念。诸相而非相,无相,住无所住,并没有一个住,就刚才讲的界,不能落在一个界里。

 

就是无所住,不能有触-心-因缘,这些都不展开,就刚才讲。无念、无住、无相,一行三昧,一相三昧,都是包括讲不二法门,都是从第一谛开始展开的,这个整个就是祖师西来意。所以头两讲,整个讲出来,呈现的那个“无”的部分,其实就是祖师西来意,也是禅宗的宗意,禅宗的根基。

 

后面我们的课程把这个一层层的再,千叶莲花,那我们一瓣瓣掰开来,去看到它都包含哪些,这个悟时怎么个悟,这个净是怎么个净,这么一层层的展开,对应的经典,对应的公案,对应的所有的包括各种法门,是怎么呈现的。那在我们后面课程当中,会逐一把它讲出来,好,这就是我们的第二讲,实际上讲的是第一谛。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按照新的政策条例,3月1日后公众号即将被关闭。所以后面的几天内容很长,尽量在月底前把悟的氛围课程发出去。同时,月映虚舟的禅宗概论课程已经发了几个月,各位师兄如有问题,可以发邮件yueyingxuzhou@163.com, 月映虚舟老师会选择一些问题亲自解答。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网

中国佛教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