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寻虎 | 遇见敦煌虎


虎年寻虎

遇见敦煌虎

自古以来,老虎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素有“百兽之王”的美誉。的确,老虎体态雄伟,毛色斑斓,四肢强健而勇猛威武,集完美的形、色、神、力于一体。

敦煌石窟内容包罗万象,动物图像丰富,其中自然少不了老虎的身影。虎年来临,让我们一起寻找敦煌石窟里的虎吧!

携虎行脚僧

携虎行脚僧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绢画


这幅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携虎行脚僧》,笔触细腻,颜色淡雅,是“行脚僧”绘画中的精品之作。画面的主体形象是一位行走的僧人,他高鼻深目,满脸虬髯,身背经笈,手拿念珠。僧人身旁随行一只老虎,虎目圆睁,阔步向前,威风凛凛。

画师将行脚僧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同样赋予在他身侧的老虎身上。在漫长的旅途中,一人一虎结伴而行,所有的孤寂和艰险,最终化为内心的清明。

山林中的猛虎

山林中的猛虎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披绘有一幅山林射猎图:一只猛虎越山跃谷,怒目圆睁,张口吐气,以迅雷之势扑向骑马的猎人,而猎人勒马回身,拉弓引箭,身手敏捷。画师用极为简练、流畅而潇洒的笔墨,准确地捕捉到了猎人与猛虎对峙时的紧张瞬间。


画面中的老虎以土红线勾勒,线条中蕴含着动态的美感,将虎的威猛矫健、神采飞扬表现得淋漓尽致。

母虎及幼虎

母虎及幼虎  莫高窟第301窟  北周


佛本生故事,记录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的种种善行事迹。萨埵太子本生,讲述了佛前世作为萨埵太子时,以己身救助母虎和幼虎的故事。故事借助了极端情境,宣扬慈悲与奉献的核心情怀。

莫高窟第301窟窟顶南披与东披,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出了《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故事,其中南披一处画面颇为感人。画面中母虎端坐回首,目含深情,注视着周围的七只虎崽,它们有的撅着小屁股趴地,有的盯着抬起的小爪子出神,有的挥动四脚作撒娇状,有的东看看西闻闻……憨态可掬。

舍身饲虎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菩萨本生鬘论》等经典,都有“舍身饲虎”故事的记载。这则故事极致地展现了佛陀往昔行菩萨道时,以难以言说的勇猛和大悲所做的不可思议的伟大布施行为,感动人天,圆满福慧。

这个经典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

佛陀的大爱始终存在。

也希望它能再次触动我们的内心,

激发我们的悲怀。

仰望佛陀满载着慈悲的智慧,

学习无我利他的奉献牺牲精神。

让世界变得更加安乐、美好!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上一篇:最可深交的人
下一篇:圆教的“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日清凉宝

佛日清凉宝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日清凉宝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日清凉宝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日清凉宝。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