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要依此“四慎”、“九虑”,才能防止被恶人、奸人蒙骗。


第一百九十六条:
故选不可以不精,任之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
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八《典语》。

所以,选拔大臣,不能不精确恰当;任命大臣,不能不信任;进用为官,不能不以礼相待;辞退官职,也不能使他们受到屈辱。这也是用人的四条基本原则。


选不可以不精”,选人不能够不精确恰当,选人的前提是要充分地知人,知人才能够善任。《群书治要》中有很多知人、观人的方法,用以确保所选之人是合适之人。譬如《群书治要·管子》中提出了“四慎”,也就是君主选拔官员的时候,要秉持四种谨慎的原则。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授国柄”。“大德不至仁”,虽然他崇尚道德、标榜道德,但是却没有仁爱、同情、恻隐之心,那么不可以轻易把管理国家的权柄交给这样的人。因为如果他握有生杀大权,但却没有仁爱之心,可能就会非常地苛刻、暴虐,会导致民心背离、怨恨。

这句话对国家选拔任用人才非常有帮助。因为很多人才就是因为没有仁德之心,却处在一个很高、很重要的位置,结果他就用这个位置来暴虐地对待人民,做出了很多违背人权的事。

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看到有贤德的人,甚至比他更好的人,他不能够把这个位置推让给别人,不能够让贤,说明这个人存有私心,甚至私心很重,这样的人就不可以把高位授予给他。

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亲属和权贵违反法纪,不能给以刑罚的处分,这叫“罚避亲贵”。当进行处罚的时候,如果这个人和他有亲属关系,和他的关系很密切,或者这个人是权贵之人,他就法外开恩,这样的人不可以当将军。为什么?因为他有偏私之心,偏私就会引起属下的不平,不平积累多了就会产生怨气,他不能服众,将士不能够同心协力,就很难打胜仗。

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其实包括现代都应该以农业为本,因为民以食为天。但是这个人不重视农业生产,不重视有利的土地条件,而轻易地去征收赋敛,不可以让这样的人做治理都邑的地方官。这四种考虑是安危的根本,所以称为“四慎”。

在《群书治要·政要论》中还提出“九虑”,就是选拔官员时,要从九个方面来观察他、考察他。

臣有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可不虑之以诈乎?”臣下,有的在小事上忠诚,为的是实现在大事上的不忠诚;有的在小事上诚信,为的是成就在大事上的不诚信。怎能不考虑这是欺诈?

臣有貌厉而内荏,色取仁而行违,可不虑之以虚乎?”臣下,有的外表刚强,但内心其实很软弱;有的外表看起来很仁爱,但实际行为却和它相违背。怎能不考虑这是虚伪?

所以观察人不能只凭自己的感受,而要很客观地看他怎样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在《五种遗规》的《从政遗规》中说:“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我们观察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从他对上、对下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来了。君子对领导者很忠诚、也很恭敬,对下属很谦虚、和睦、爱护,这是君子;小人对上面的人则是阿谀奉承、谄媚巴结,对底下的人却很严苛。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他对我好不好,就断言这个人的德行如何,那这个判断一定是出于人情,可能就是错误的。我们关键要看他怎样对底下的人,甚至对那些微不足道、默默无闻的人,是不是也能尊重对方、感恩对方,这才可以看出一个人是不是从内心里有仁爱心和恭敬心。

臣有害同侪以专朝,塞下情以壅上,可不虑之以嫉乎?”臣下,有的会伤害同僚来独揽大权,闭塞下情来蒙蔽君上,怎能不考虑这是嫉妒?很多人嫉妒心很重,所以欺上瞒下,做领导的对此要有警觉之心。

臣有进邪说以乱是,因似然以伤贤,可不虑之以奸乎?”臣下,还有的进献邪说来混淆是非,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来伤害贤德之人,怎能不考虑这是奸猾?

臣有因赏以恩,因罚以佐威,可不虑之以奸乎?”臣下,也有的靠行赏来推展自己的私恩,靠实施刑罚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怎能不考虑这是营私?我们观察这个人,他给别人东西,都是挑选那个和他关系比较好的或者能对他提供帮助的,这就说明他有所图谋,想要经营自己的关系网。

而他在对别人进行处罚的时候,可能非常严厉,好像要刻意营造出一种气势,这是要树立他的权威。可见,这种要做大他自己势力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君主不可以不明察。

臣有外显相荐,内阴相谋,事托公而实侠私,可不虑之以欺乎?”臣下,有的表面上互相推荐,其实暗地里勾心斗角,假借为公办事之名,实际上挟持私心,怎能不考虑这是欺诈?

臣有事左右以求进,托重臣以自结,可不虑之以伪乎?”臣下,有的通过讨好君主左右的人来求取晋身之阶,依靠攀附权贵以寻求重用,怎能不考虑这是欺伪?

臣有和同以取谐,苟合以求荐,可不虑之以祸乎?”臣下,有的为了一味地与人和谐相处,而苟且认同别人,一味地迎合长官的意思来求取被推荐,这样的人怎能不考虑是祸害?

臣有悦君意以求亲,悦主言以取容,可不虑之以佞乎?”臣下,有的投合君主的意思来求得亲附,投合君主的言语来让自己苟且容身,怎能不考虑这是奸佞?

以上九个方面君主、领导者不可以不审慎,确实对属下考察清楚了,才能防止被恶人、奸人蒙骗,也才能保证选人精确恰当。

任之不可以不信”。考察清楚了,你任用了他,就要充分信任他,不可以再怀疑,要用之不疑。《袁子正书》中也说:“故凡用人者,不求备于一人。桓公之于宁戚也,知之矣。凡是君主用人、领导用人,都不能够求全责备。齐桓公与宁戚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宁戚,卫国人,出身微贱,想去齐桓公那里求取一个禄位,事奉齐桓公,但是他穷困潦倒,没有办法举荐自己。于是他就跟着那些流动做生意的人,给他们驾车,来到了齐国,晚上住在城门外。

有一次,齐桓公到郊外去迎接客人,晚上开了城门,让赶车的人都回避。宁戚正好在车下喂牛,他看到齐桓公,就赶紧敲击牛角,唱起了凄厉的商歌。齐桓公听到歌声,就说:“这个唱歌的人可不是一个平凡之人。”于是就命后面的车把宁戚载进城。齐桓公返回国内,宁戚求见,劝说桓公统一整个国家。

第二天宁戚又来求见,劝说桓公称霸天下。齐桓公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就想任命宁戚做官,委以重任。但是群臣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也不远,不如派人去打听一下,如果他确实是一个贤才、一个有德行的人,再任用他也不迟。

桓公说:“你讲得不对!如果派人去打听,恐怕他会有小的过恶。因为小的过恶,就忘记他大的善处,这是君主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而且,人本来就难以用尺度去衡量,他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只要用他最擅长的地方就可以了。

最后,桓公也没有派人去打听宁戚的为人,就对他委以了重任,授之为卿。事实证明,宁戚的确在齐桓公称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齐桓公用人不疑,这个举动很得当,所以得到了贤士,也才能够称霸天下。这个就是讲“任之不可以不信”。

进不可以不礼”。当领导的进荐或晋升提拔一个官员后,一定要礼遇他。为什么?《孟子》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如果领导者把被领导者当成手足一样关爱、重视,那么被领导者就会对领导者加倍回馈,把领导者当成是自己的心腹一样更加重视,这就说明君臣原本就是一体的关系。而要保持这种一体的关系,那就需要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要有礼遇之心,以礼相待。

《群书治要·中论》中也说:“故明主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谓得其躯也。”明智的君主得到贤才,不仅仅是得到他的身体,而且还得到他的忠心。如果你只是得到了他的身,但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对你也不会有太多的帮助。

所以,对待下属,最关键的是做到用真诚恭敬心和礼遇的态度来感动,这样才能君臣一心,上下一体。

退之不可以权辱”。当你真的要辞退他们,免去他们官职的时候,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权力、身处高位而侮辱他们,要能够好聚好散,善始善终,不仅不能与人结怨,还要以感恩的心,感谢他们曾经的付出和贡献。

《弟子规》中教导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俗话也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别人曾经帮助过我们,对我们有恩惠,我们一有机会就要想着去报答,这样人生才会越走越宽;但是如果别人伤害了我们,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或者彼此之间有仇怨,我们也不要老是耿耿于怀,更不能时刻想着打击报复,这样只会使人生越走越窄,不仅于人于己都不好,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最终甚至可能把矛盾激化,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所以,不论是这个人不合适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做下去了,还是因为有了更适合的人选而要罢退他、辞退他,也不能够与人家结怨,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终,仍然以感恩的心来感谢他的付出,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