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才能受到众人的支持与拥护?(二)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亲亲”,就是对于家族的各种亲属要讲究亲亲之道。这里告诉我们怎样讲究亲亲之道。“尊其位”,要给他一个名位。譬如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马上就把他的父亲尊称为“太上皇”,这就是给他一个名位,就是“尊其位”。“重其禄”,“禄”是俸禄,你做了国君,对于家族的人不能太刻薄,要关心他们,还要给他们好的俸禄。“同其好恶”就是家族之间虽然有亲疏之别,但是要同等对待,平等待遇。在亲亲之义这方面不能够有所分别,在义务上应该同等。


所以笃亲亲也”,这个就是劝勉,把亲亲这件事情落实了。施行王道、治理国家,都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国君对于这些亲族,要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赐给他们丰厚的俸禄,并且和他们有相同的好恶标准。他们的位置很尊贵、俸禄很厚重,就没有怨言了,怨恨之心也就消除了。与他们有一定的好恶标准,就会相处得和睦。

这样,国君的家族、亲属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他的家族就可以作为天下人的榜样,国家可以得到治理,也可以把孝悌的教化推行于天下。

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盛”是大的意思,“官盛”就是高官,“任使”即任其差使。大臣属于高官,就不能让他们做琐细的小事。那些事务性的工作,就让他自己委任他的下属来办,不必由他亲自办理。就现在来说,大官就是国家的政务员、政务官、高级公务员,他负责制定政策,他的心思是用在制定长远的大政方针之上。至于这些政策制定之后,如何执行,要交给事务官去办理,让他们去执行。所以“任使”就是任用部属执行任务。

这是劝勉大臣的方法。这样做可以使大臣把他的智慧完全用在制定国家的长远方针政策之上,而不被琐细的小事所缠身。他把智慧用在这样的国家大事之上,就不会觉得很辛苦。事情繁多,忙忙碌碌就容易出错,因为他的心是不定的,不定就不能够把事情真相看明白,制定不出合理的方针政策。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士”就不是大臣,而是一般的臣子,即普通的公务员,在古时候叫做群臣。“忠信重禄”,郑康成注:“忠信者,重其禄也”,就是对于拥有忠信品德的臣子,要加重他的俸禄,这对于劝勉群臣、士人是一个好办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对于忠信的臣子,要增加他的薪水和报酬。对于一般的臣子而言,也都是一种鼓励,让人争先去做忠信、行仁义。

因缘生在《中庸》的注疏上,对这一句话这样注解:“人君对待士人,必行忠信以感其心,赐厚禄以养其节。若能以身体之,则济济多士(人才济济),必皆尽力供职,竭忠以报之。”这是指人君对臣子忠信,就是对士人忠信。用忠信的态度感化他,使人心归附,而且要给他很厚重的俸禄。用现在话来说就是高薪养廉,他就没有必要因为生活不济而贪污受贿。如果这两件事都做得好,这些人才都会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地来报效人君。

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百姓”是一般的民众。百姓这个词出自《尚书》。在《尧典》中记载,从天子到大臣,推广起来一共有一百个姓,而这一百个姓,就代表了所有的姓。当然“百”有多的意思,不一定就是一百的意思。从现在的数字统计看,中国有两万多姓氏,是万姓,所以香港等地举办的祭祀活动是在“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百姓”实际包含了国家所有的民众。

怎么样劝勉全国一般的民众?此地讲要“时使薄敛”。使用民众,首先要注意到“时使”,就是“使民以时”。“使民以时”的第一层含义,古人认为要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生产、生活。在古代农业社会,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建筑业,都有其适宜的时节,要顺着它的时节安排工作,就叫“使民以时”。

使民以时”的意思更深一步讲,就是人从小到老这一生的过程,处在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有适合其年龄的教导。在汉代,史书上记载了很多的神童、圣童。为什么把他们称为神童、圣童?因为这些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就可以把经书倒背如流。有人认为这样的孩子很聪明,实际并不是这些孩子很聪明,而是中国古人的教育,适合了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规律。

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特别好,就充分发挥他记忆力好的特点,让他多记诵经典、读诵经典。等他长大,理解能力提升之后,才把他背诵的经典讲解出来。所以古代的孩子上学是不需要带课本的。上大学,老师就带他们到树林、河边、山坡下,然后把他们以前所背诵的经典给讲解出来。他们学得很欢喜,也很轻松,因为他们都熟记于胸了,老师提到某句经句,他们都很熟悉。

到了壮年的时候,就要让他有一个好工作,能够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到老年的时候,就要安享晚年,生活能够有保证,得到良好赡养,过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使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所以古人把养老和育幼都看得特别重要,使人能够把一生的时间都安排好,按照他的年龄给以适时的引导,这也叫使民以时。所以按照人的成长规律来教导人民,这也是“时使”或“使民以时”的应有之意。

薄敛”,“薄”是比较轻微;“敛”是由国家向老百姓征收的田粮和赋税。在古代,基本都是用粮食给国家缴赋敛,到后来改用货币代替。国家要向老百姓收赋税的时候,要看到老百姓的财力、农作物的收成好不好,还要体谅百姓生活的实际情况。如果国君能够体谅民间疾苦,在收赋税的时候就不会太重,要收得轻微一点,这也是减轻农民的负担,叫薄敛。“时使薄敛”就是役使民众要在农闲的时候,向他们收取赋税的时候,也要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老百姓就会自自然然拥护国君,这就能够收到劝勉百姓的效果。


日省月考,既禀称事,所以来百工也。”“既”在这里通“饩”,指生的粮食。“禀”通“廪”,指米粟之类的粮食。“既禀”就是古代官府发的米粟之类的粮食,用现在话来说就是给他的酬劳。“称事”,“称”,相符、相称。“日省月考”,“日省”,每一天都去省察,看一看他做了多少事情;“月考”,考核每一个月他的工作量是多少。“既禀称事”,根据考核的结果,确定这个月应该给他的酬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绩效考核,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样能够合理分配薪俸和奖金,这是招揽各行各业各种工匠的方法。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