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应该如何供奉比较好?有哪些讲究?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里,我们血缘的关系只能靠着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下来,储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但是只靠口耳相传,记忆中总会出现一些差错,所以到了有文字之后,人们就会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便是家谱。

  家谱是一种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同时他也是一种特俗的文献,它是以姓氏为“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来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那么家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它应该如何供奉比较好呢?有哪些讲究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供奉家谱其实就是对尊敬祖先的表现,一个家族的家谱,也是需要定期去续修的,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是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从而增加人口,也会有老人逝去,需要新增坟墓,所以定期续修家谱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在修家谱的时候,新修的家谱或者新请的家谱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开光,这样开过光的家谱才可以正式供奉。那么供奉家谱有哪些讲究?

  1、需要准备供品和祭器。

图源自网络

  一般来说,供奉家谱需要准备好供桌、蜡台、蜡烛、香炉、烧纸等。供品就是水果、点心、馒头、米饭、饺子等。还有的就是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蒸馒头,蒸的时候还要在馒头上加上五个大枣,在供桌两边分别叠放起来,一堆五个。下面三个,上面对叠两个。另外还有米饭,和其他的供品,都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2、时间要把控好

  一般都会在年三十早上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就需要挂上家谱,摆上祭品,在天黑的时候还要提着灯笼去十字路口接年,请祖先回家过年。在这之后开始,就需要早晚去祭拜了,到了初三晚上的时候就要送年了,就会把所有的供品撤掉,卷起家谱,放好备用。

  3、贴对联

  撤掉了家谱后,需要在家谱的位置中间贴上大福字,两边贴上对联,一直到正月十四的时候,再把家谱供上去,再去请,到十六再去宋。

  其实每个地方祭祖的形式或有不同,但是这种供奉家谱既是一种民俗传统,更是一种道德文化,因为家谱是根的象征,对家谱的供奉,其实就是标榜尊崇祖先,维系亲情,表示追思。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祖源文化传播

祖源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祖源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祖源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祖源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