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古刹 | 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在南京,有句老话说: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在相机记录的老南京诸多老照片中,都离不开这么一个地方——栖霞寺

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1983年4月,栖霞寺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88年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前的栖霞寺三圣殿

1917年,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维克多·谢阁兰来到栖霞寺,拍下一组舍利塔和千佛岩的珍贵影像。

谢阁兰拍摄的舍利塔

两年后1919年,栖霞古寺中兴祖师宗仰上人来到了栖霞寺!

在镇江金山出家为僧的宗仰法师朝礼九华山,途经栖霞寺见其凋敝,于是应寺僧之请住持栖霞,克力振兴,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大力资助。自此,栖霞古寺又重新再现往日的庄严与辉煌!

宗仰上人

在这中兴百年的岁月里,栖霞古寺留下的照片,也成为南京乃至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秋在栖霞寺传戒圆满

前排中为青权老和尚,左为焦山德峻老,右为雨山老,后排左为寂然法师,右为若舜法师


1935年吴江佛学会来栖霞寺,民国时期,女子佛会兴起。以提倡信仰自由,不分宗教,男女一律平等为宗旨,这张照片就反映了当时广大女子佛教信众,真正开始走上了平等接受佛学教育的光明大道,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吴江佛学会1935年摄于栖霞寺受戒留影纪念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两万多难民躲避在栖霞寺,是寺院监院寂然法师营救了这些幸存难民,坚持了4个月,在千佛岩前,法师和难民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1937年寂然法师(左五)与难民合影


1948年志开上人在栖霞寺千佛岩留影,志开上人在1937年不仅和寂然法师一起救助难民,而且收了一个徒弟——就是现在的星云大师。

志开上人(星云大师的师父)在栖霞寺千佛岩留影(1948年摄)

民国时期栖霞寺

栖霞寺无量殿

1920年南京摄山栖霞寺

上两幅为栖霞寺不远处的天开岩,日本学者惊奇发现此是“明袁了凡自云谷禅师受《功过格》的故址”。袁了凡,就是明代著名《了凡四训》的作者,日本人当时受到中国国学影响很大,熟谙历史。

百年前的栖霞寺舍利塔

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特地考察了栖霞寺舍利塔,被这座古塔深深折服,深深迷住。


1910年,建在山壁上的栖霞寺


以上两幅图片来自于日本人杉江房造所编幅的《金陵胜观》,1910年,该书在上海虹口日本堂书店发行

1910年,栖霞山的千佛岩

栖霞寺山门

栖霞寺大门

上图一是栖霞寺山门,来源于1922年的《铁路公报:沪宁沪杭甬线》,当期共四幅,1930年《京沪沪杭甬铁路周刊》曾再版;上图二为栖霞寺大门,来源于1926年的《东方杂志》。

传言“栖霞”二字,是唐高宗御笔所书,民国时期,栖霞寺由栖霞街向东行行数百步即到,过彩虹明镜、半月形的白莲池,便至山门,今昔对影,栖霞街位置有移,白莲池似非半月形。

隋舍利塔


上两图来源于1934年的《天津商报画刊》,图一来源于1936年的《康健杂志》,此为殿东的舍利塔,起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七级,雕石缕纹、卧叠以成,南唐重修时,镌有飞佛游空之像,极为生动。

舍利塔之东为千佛岩,佛像悬岸凿成,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寺僧为图观瞻,对石佛多有装饰,却失古迹保护真义,1929年,徐悲鸿在随同校师生游观后,函请促成保护栖霞古迹。


上图一来源于1922年的《铁路公报:沪宁沪杭甬线》,上图二来源于1930年的《良友》,两者相比较,1928年重新修葺过的栖霞寺,在规模上增幅甚大,渐称闳丽。

栖霞寺俯瞰


民国时期,京沪沪杭甬铁路局设有栖霞山站,游人可搭京沪车前往,游人渐多,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周边公路先后开通,来往更加方便,春秋往游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谚,每值深秋佳日,结伴往游者络绎于途。民国之后,栖霞寺规模渐复,建国后,增置佛院,精舍再辉,名刹渐成,后人乘凉不可忘却前人植荫。


来源/网络    编校/文丽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華嚴覺苑

華嚴覺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華嚴覺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華嚴覺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華嚴覺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