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祂推前至9000多年


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出现了重大发现


据浙江新闻报道,在浙江义乌的桥头遗址挖掘出土了一具距今8000多年的男性人骨。


△ 义乌距今8000多年的男性人骨

2019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直击浙江,近百万民众紧急转移。然而,就在此时,全国各地近50位考古学家、文博系统的专家学者,改签了多次停运的火车、飞机,在大风大雨天赶到了浙江义乌,只为亲眼看看八、九千年前,义乌人的一个大型聚落——位于义乌桥头村里的“桥头遗址”。

义乌桥头村里的“桥头遗址”

桥头疑现世界最早彩陶

桥头遗址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西边,是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台地,距今约8000-9000年。自2014年发掘以来,出土了成千上百的上山文化中晚期彩陶,数量和完整度都令考古界震惊。碗、盆、瓶、罐,应有尽有,比如双耳壶、大口盆、平底盘、圈足盘等。这些彩陶,陶衣鲜亮,以红衣为主,也有乳白衣,在目前发掘的上山文化遗址中,数量明显居于首位。

“我们没有想到,这些陶器的制作技术如此高超。”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说,像红胎白衣陶器,在全国同时代考古发掘中罕见。

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对彩陶上出现的白彩产生浓厚兴趣。他觉得彩陶上一些奇怪的乳白色凸起,有些三个一组,有些六个一组,形状有三条杠,或者三个点,“可能代表了某种含义,会不会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阴阳的概念。古人的神坛,称为央台之丘,这个台地会不会是古人的一个神坛呢?” 顾万发提出大胆假设。

桥头遗址目前发现3个太阳纹饰。“其中一个太阳纹,图案中间划出一道线,表示冉冉升起的太阳。这个图形,在良渚遗址的玉璧上也有出现。” 顾万发觉得需要根据周边太阳升落和遗址方位等情况,综合分析这些图案所蕴含的意义。

桥头遗址还发现“陶饼”。饼上有一个小孔,饼的侧面有刻划纹饰,就和我们现在的硬币类同。专家猜测,“陶饼”可能是古人用绳子悬挂在身上的装饰物。

距今7000-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彩陶分乳白色的厚彩和红色的薄彩两种,桥头遗址的彩陶的多样性虽不及跨湖桥文化,但已经具备了两种类型的彩陶特征,桥头遗址的太阳纹图案也与跨湖桥遗址中的太阳纹图案一脉相承,充分说明上山文化是跨湖桥文化的重要源头。

在论证会上,蒋乐平在讲解太阳纹彩陶时,特意在屏幕上打出了一句话——“最早的彩陶”,后面加了一个问号。

“我打了一个问号,意思是,到底是中国最早,还是世界最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9000年,在义乌桥头,彩陶已经出现了。”

桥头遗址出土的彩陶。

桥头人可能掌握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技术
桥头遗址诸多彩陶中,有一件陶器引起专家们特别注意。这件造型完全可以和宋代龙泉窑梅瓶媲美的陶瓶,线条圆润,陶面光滑细腻,用手指轻弹,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

“我们判断,这是一只酒器。因为在陶壶里的残余物中发现了一种加热产生的糊化淀粉,后来送到了斯坦福大学去做检测研究,专家认为残留物与低温发酵的损伤特征相符。”蒋乐平说,低温发酵是酿酒的基本原理,我们因此猜测,9000年前的桥头人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

如果桥头人已经学会酿酒,那么这只陶壶无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酒器。

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西亚两河流域)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酿酒技术。如果桥头人的酿酒技术得到进一步确认,那么世界酿酒史将提前3000年


桥头遗址实际自2014年起已经持续发掘了5年多时间,桥头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属于上山文化的组成。据考古学者研究,上山文化属于跨湖桥文化的重要源头,是比河姆渡---良渚文化早3000年的文化时代。
此次的重大考古突破是发现了上山文化第一座完整的墓葬。墓葬内除了一具保存完整的人骨,还有大量精美的陶制器物,重点是在这些陶制器物上竟然发现了易经卦形的纹饰。这具完整的男人骨架,1米73,侧身屈肢,怀里“抱”着一只红衣彩陶,目前的测年结果是距今8000多年,而瓷器则是9000多年。
人类文明的界定
要清楚什么是文明,就必须先明白另外一个词——“文化”。文化这个词的解释在许老师的《国学之道》第一讲已经为大家展开。“文化”一词起源于《易经》中火贲卦的《彖》辞: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的产生,第一步来源于人类认识自然,了解天文地理、时空变换;第二步则是人类通过思维和思想意识,去利用、改造自然,产生出为人所用的产物。文化,即人文化成,它是一种人与自然互动的产物和结果。
而文明则是以“文”来记录、传播、展现、表达人文化成的过程。
这个“文”非常有讲究,汉语中的文与字实际是两个概念,只是我们后人已经淡化了这些重要的概念。文是文,字是字,许慎《说文》中讲“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文”是象形、指示、会意的直接表达形式,“字”是对形声、转注、假借的表达形式。
所以,无论是人文还是天文,都是通过象形、指示、会意的形式在记录、表现、展示人与天地之间的各种信息、内容。这也就让人们理解,那些出土文物上留有的图腾、纹饰、符号不是简单的装饰或者随意画的,里面实际都蕴藏着重要的事物信息与内容。

“文明”在《尚书·舜典》也出现过:“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是人文化成的进展过程,正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思想意识不断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为自身发展所用,创造出不同的物质、精神文化产物,并能够以这些产物为载体来彰显天、地与人之间的信息和内容。

人们普遍认识的文明,是指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称,而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文明的方式和途径,科学界也通常将把文字的出现称之为人类文明进化的开端。

而古人对于文明开端的界定实际是以“文”的出现就能够证明了,“字”记录语言声音的方式,其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事物信息与内容。

桥头遗址此次的发现为什么具有重大意义?

桥头遗址是迄今所知东亚大陆最早最完整的环壕聚落,属于上山文化。2000年发现的浦江上山遗址,将浙江新石器历史上溯到了一万年以前

环壕聚落

房子痕迹

这一次的挖掘让人们看到,有大量的房子痕迹,中间是人工环壕包围住的一块高土台,看上去像是村落中心,带有公共功能的这种区域,可以推测是部落社会公共活动的地方。中心土台里,发现了十多个器物坑,坑里布满了大量彩陶,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精美绝伦。其中有一件陶器,造型完全可以和唐宋时期的瓷器媲美,口沿圆润、光滑。这些陶器引起专家们强烈感叹:没想到9000年前浙江人的陶器技术这么高超。


“卦”作为“文”使用是最早展示、承载信息的形式

而最令人惊讶的却是陶器上反复出现的图案信息。从考古专家们提供的现场图片看到,彩陶上有很多由乳白色突起的“白点点”组成的不同长短的图案,还有一个由六杠“白条纹”组成的图形。这些由点点组成的图案正是展示了《易经》的河图、洛书的信息;而白条纹组成的图形则是易经中的六爻卦——雷地豫。之前考古发现过的伏羲八卦都以原始八卦图文为主,这些原始八卦图文记录的是八卦太阳历的内容,还需要考古学者进行破译和转化,这类标志在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也距今6500--4000年的时间。而此次桥头遗址中发现的伏羲卦图文则不同于以往的原始八卦图文,桥头遗址中的纹饰则直接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与流传至今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完全一致

△ 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的卦

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的卦

这一点正是桥头遗址发现意义非凡的原因。在上文已为大家简单讲了“文”的本质意思,“文”是人类最早记录事物信息和内容的表达形式。而伏羲氏族所创立的八卦以及太极纹饰等则是人类最初记录自然规律与信息的方式。所以,卦不是西方人所说的单纯符号,是世界最早的“文”。卦所描绘的事物更具有能量状态上的意义,也远远超越一般文字的含义。考古学家们一般都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于遗址建筑格局、功用和器物的技艺上,但往往忽略刻在这些器物之上的卦和纹饰(文)所揭示的信息内涵,这些才是打开通往上古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秘密的重要大门。

中华文明的产生至少距今9000年

同时,桥头遗址的挖掘工作为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存在的时间问题上提供了有利的证明,从试掘探方早期文化层中获取的炭屑样品进行了碳14年代测定,获得了7985±50、8090±45等数据,到如今校正年代为距今约9000年。

对于中华文明留存的时间问题上,国际最流行 的说法是按照20 世纪前期殷墟发掘的考古成果,把西元前 1500 年以后殷商文明作为中国文明最初起点,因而把中华排在“四大文明古国之末”。中国国内发表的大部分中国史、世界史著作,最多也只是把中华文明起源的源头上溯到西元前 2000 年的夏朝。其中还混有不少中华文明“西来论”的假说。
但这一次,桥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却是对那些恶意缩短中华文明存续时间的学者们给予了有力反驳。我们需要清楚,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距今远远超过国际上的3500年,也不是现在历史教科书和人们俗称的5000年。此前,大地湾遗址发掘时,就已经将中华文明的存续时间定位在了8000年左右,而今又一次更新为9000年。所以,请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你我所承载的中华文明至少存在了9000年!
桥头遗址的发掘成果不单纯印证中华文明存在的时间至少9000年,同时还证明了伏羲氏族所创立的伏羲八卦以及连山历法的存在年代至少是9000年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國風水研究會

中國風水研究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國風水研究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國風水研究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國風水研究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