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2004三自性:瞥见那一刻的心


2004  三自性:瞥见那一刻的心


一说到《楞伽经》,就会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楞伽经》也要从十二因缘开始讲起。


上节课讲了十二因缘中触-受-爱-取-有,整个与身、语、意的关系。现在对应过来,我们看《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讲的“五蕴”,实际上就是由身体和我们的心识所聚合出来的:色、受、想、行、识。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楞伽经》的根基也在这里。《心经》是整个《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精髓。短短260个字都表达了。


从这儿看 “是诸法空相,是故空中无色,”我们谈空性空性,但前提先不说“空性”,先要断掉。前两天讲:止观。断掉的时候,在“止”的时候就是“观”,“观”的时候是“止”。当我们断掉的时候,清晰会呈现出来,当我们清晰的时候,自然内在是不动的,所以他就表达为“无”。


当只是谈“空性”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偏一边儿。那禅宗就会用“无”。


这也是上古、先秦、道家过来的“有无观念”为禅宗提供了非常好的语言基础。相对这部分,如果在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就没有这么直接容易表达。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你看,全部“无”掉,只有穿透身、语、意,我们才会见到“心”。所以叫《心经》。


怎么见“心”呢,其实我整个的铺垫都是为了导向这个“心”。



由这儿再延伸,看我们怎么做了什么呢,就为什么我说《楞伽经》后来会变成唯识之学呢?实际上告诉:这些这些这些都不要!如果我们研究“这些”是什么呢,研究这些五蕴是怎么来的,叫《百法明门》。


其实我有什么病就吃什么药,好了就好!我去把病研究再透,也不会带给我健康,要的是健康,我们想要明心见性,是健康。不是一味地研究病,不是把病说的特别清楚,有多少种。当然我们说学习《病理学》专业可以这样,但是作为证悟来讲,是不是必要呢,去研究那么多。


当我们进入明相之后,很多东西它是颠倒的。“是诸法空相,是故空中无色”。“空”来立断,之后慢慢的我们再顿超。由这儿开始去见心性,不是去拘泥于那么多的名相,而且所有的名相的原理就是这个,明白这个原理不需要把每一个都弄一遍。


就像我会开车了,我不需要把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开遍。我只要会开了,遇到典型的场景我了知了,我就能开。修行也是这样: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向外的就是法,我们讲的这个“法”是空。是诸法空相,是要空掉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我们看《楞伽经》的前一部讲:法与非法。法与非法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兔角和牛角。兔子怎么能有角呢,兔子没有角,兔子有角是一个假的。牛有角,这个我们都知道。牛有角,这件事儿似乎是一个确时的事情,我们可以从进化论去确证。兔子有角这件事儿是胡扯。



但是我们知道牛有角,它是一个缘起,是一个因缘和合,我们知道进化是怎么来的。这一系的动物怎么来的,什么样的角,有角是进化上的关系。生物学会研究这个,研究进化论研究的是这个。我们知道角并没有实性,它是缘起的,它是一代一代的基因的组合变异当中去延伸出来的。所以他是缘起的,并没有实性。


牛有角叫依他起性。就是它依赖一个东西去延伸。他必定有一个因,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有根据有基础的。我们科学做的就是依他起性。去不断地探索去实证,去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研究任何一个关系都要界定边界,然后通过实验、通过各种实证的方式去确证它。提出一套假说,去用实验去验证,如果实践得来的东西和假说和我们的理论不匹配,那我们就需要新的理论,这个叫范式的转化。这就是科学哲学,这个咱们不展开。那么这个叫依他起性。


还有一种;它是依我们心识所投射出来,甚至是我们臆造的东西。这个叫:遍计所执性。比方说,遇到一个事情,脑子自己开始编故事,自己编了,自己还信。


那么一个人编故事,那个东西叫幻想,当一群人编故事,她它可能成为童话、能成为产业。就像我们的电影,各种系列的电影,如果你编的好可以继续编下去。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它某种程度上,也是依他起性,他不可能凭空编造。那么在文学艺术创作当中,它是有来源的。就像一个人头上有角,是从牛有角来的,他不是凭空制造的,即便《阿凡达》,还是其实把人投射出去,制造一个东西。这还是依他起性。


我们说遍计所执性,是在头脑中混杂出来的,也就是妄想的状态,很多时候都是遇到事情,脑子自己在那想,我们根本不去判断。


前面说有些女生,从小很敏感,她把敏感转化成为情感。然后她就用这个情感在跟世界互动。她不看这个事情是什么,不讨论,只讨论她的感觉。顺应她感觉的就是好的,不顺应的感觉就不好。这个感觉又会被这个时代的商业和各种底层的观念去影响,核心它还是我们的:贪嗔心、嫉妒心、人我心、是非心,都是由这儿去升起的。


就象以前说:邻居的小孩儿偷斧子没有。我觉得他偷斧子了话,我怎么看都的行为是他都像偷斧子的。忽然知道不是他偷的,我一看这孩子挺好,怎么看又都是偷斧子的。这就是遍计所执性。这是一种妄念的状态。



依他起性,说到底他是有“能”有“所”,前面讲十二入十八界,是有“能”有“所”。那我们修行,我知道背后有一个“心”。在“能所”背后还有一个,练瑜伽可以触碰到这个层面,我们意识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以为这是真实了,当然这比较高级了。我明知道得道成仙,是超越身体,超越表层的这些我执,人我俱生我执,身体的边界。我们不以这个边界为障碍,那好,我证得大周天,我可以与天地游舞。做个孙悟空那样的,齐天大圣与天同寿,其实你看它最后还是要被盖在五指山下。他还跳不出五蕴,只是五蕴更细,更精微,它的时空流转更长,我们觉得他是神仙。其实从本质上,他只是数据调整了,他的尺度调整了。说到底还是一个由心投射出来的。


所以我们说要离开这个心,这又是谁呢?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 ,亦复远离。《圆觉经》里面,你看普贤菩萨品,文殊菩萨讲: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梦尘缘影为自心相。普贤菩萨说:好,我远离,我往后退呗,其实你要退,还是不是价值吗?始终有一个在作意的。


得无所离,是名离幻。当我们有这个意愿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变成一种精神性物质主义。我只是把标尺调到这儿,我做到这是对的,背后那个“我”还是基于我的价值、我的判断、我的爱憎和得失,虽然更精细了。


进一步如果认为这样可以证悟,就像白雪公主、圣诞老人,这样一个证悟,有这样的一个神仙,这个叫自由的迷思。就是他是一个传说,我们以为这样的修行,就像很多身心灵的,都是编一套故事,啊,我们在大自然当中,能怎么怎么样,管它叫冥想。我们知道冥想和我们禅修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冥想是在制造五蕴,像在做电影一样。这个不是真心,那个往后退的还是还是还是还是“心”。


这些不细讲,以后《圆觉经》再一层层展开。如果再延伸,到第三部是金刚藏菩萨,那就是语言,他会去问:那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之前是什么,之后是什么,最后说:勿生此问,当你这么问的时候,其实还是基于“这个”。那么这就是《楞伽经》下一章讲百八问,实际上对应的就是金刚藏菩萨,这个自己去看,我这儿先不延伸。


当我们退开“能所”背后的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流转运转,我们叫:圆成实性。这个心依然不是真心,但是它那个“我”已经很薄了,所以我们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在《楞伽经》的开篇对法与非法的辨析,就是兔角牛角。那么最后连:法尚应舍,就是刚才讲:牛有角,也要知道他是缘起的,也没有实性。我们去修行的这个心,我们修行有个涅槃可证,有一个解脱,这个心依然还是个妄心。这个也要舍,从这儿讲的法与非法的关系。


那么五法、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其实说的这些都是空,我始终强调这些都是空。那这空怎么显现呢?那么你道理逻辑我听懂了,遇到事儿,你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用了,或者你认不出来。



我们看后面,要进入下一章的讲百八问:一切数句非数句,与我灵觉何交涉。这个一切数句,我们知道语言是相对的,语言的生成,他是有对应的,有指称的。那么我们看语言的模式,这就是涉及到“名色”了,我们说无明-行-识-名色,是怎么迷惑我们的,我们可以去看百八问,去预习,有大量词汇,这不是就是我们修行要干的事情吗?我们讲的不是就是这个吗?我们不是就是要问这个吗?等等,一切一切,有的像科学一样去讲,有的像工程。比方说数学。比如:度量衡的尺寸,方方面面的问。你觉得都很好,但是实际告诉你,这些都“不是”。


为什么《楞伽经》难讲呢,纵使有些人讲《楞伽经》,这段也不讲,都跳过去往后讲。因为那个维识是可以打格子,可以讲概念的,一但碰到这儿,自己一对,这不就是我要问的吗?咱不说这个,咱往后说。其实这时候就把《楞伽经》的“经眼”就丢掉了。


为什么我要说读唐本呢,就是前面这一品,就是夜叉王去发问这品,我们去看四卷楞伽的时候,那个本前面是没有的,直接就过来很突兀。我们看唐本里面逻辑很顺。包括前面武则天的那个序言,整个铺垫是非常绵延的,显然这个读起来会完整的多。那个经意会明显,如果只读宋本,我们知道有有刘宋,赵宋,不是赵匡胤的那个宋,这之前的。那本这部分就缺少,就不容易去把握,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去读唐本的原因。


那么我们百八问,涉及到“名色”。我们会觉得“自我”的构建如此之精微啊!修行如此之难,我们为什么要以《楞伽经》来印心?拿这个一对,哪个是你问的,我也这么想。俺也如是,俺也一样。


自己去对,从这儿对完之后,问题怎么生成的,《楞伽经》再一步一步展开,告诉你这个病是怎么生的。但是你并不是要找健康,我们断掉,停下来,去勘破它,背后的就是这个“心”。所以佛以心为宗,说集一切法品,那么就是我们整儿问题都是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集一切法品,不是这么多法都要去修。而是告诉你这些法都是来自于我们的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梦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圆觉经》是纲要,是教学大纲,《楞伽经》是宗旨,是佛语心为宗,《金刚经》是口诀,总结出来就几句话,其实做的时候也就是这几句话,这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往细分,去捋出来,它整个的辨析,就是《文殊说般若经》。把它事相化,我们在各种显现出来的问题,一个一个显现了,就是《维摩诘经》。《维摩诘经》也叫净名经。还是名色,我们被名色所困,那么用语言的时候不被语言障碍,不被名色所障,去勘透它,就是《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分两部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对话之前的这部分,是弟子品,是菩萨品,把各种问题显现。那么后面是它的妙用,佛国品,阿閦佛品,整个是妙用,又这么分。这几部经,我们知道他的关系之后,修行的结构就有了。他是非常完整的。《楞伽经》为宗,佛以心为宗,《圆觉经》为纲,这就是整个修持的结构。


我们后面刚讲到,地、水、火、风、空对应的能量,那么一层层能量的改变,我们去看到,金刚藏菩萨后面是普眼长者品,这会讲到地大清净、水大清净、火大清净、风大清净,一直下去。其实那个也是修行的次第,一格儿一格儿都会会去经历,所以我们这样才会去读佛法,才会知道这些经怎么用,才会和自己的修行对应上。


你看这些都是从十二因缘,必须从这儿展开,那刚才五法三自性,五法包括八识,我们在后面再一步一步讲。从十二因缘咱们先到了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其实这些都“不是”,我们最后那个“如是”,那个“真如”,所以说:不知最亲切 ,无明-行-识,这些都是知。不知最亲切,那个才能够见到“真心”。这就是三自性的介绍。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网

中国佛教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